人工智能 (AI) 被描述为数字计算机执行通常与智能生物相关的任务的能力( Copeland,2020 年),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1950 年,艾伦·图灵首次在他著名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Turing,1950 年)中提出了“机器能思考吗?”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由于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以及海量数据集或“大数据”的可用性,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这导致人工智能应用在社会中日益普及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aï et al.,2020 年)。一些例子包括亚马逊的在线购物产品推荐系统、Uber 或 Lyft 等拼车应用程序以及 Cortana、Alexa 和 Siri 等智能个人助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有可能深刻改变医疗实践和患者护理。医疗 AI 应用最成功的领域可能是 AI 辅助分析放射图像(Yu 等人,2018 年),该应用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一个专门子集,使用神经网络从非结构化数据中学习)来识别甚至专家都可能忽略的疾病模式。例如,《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AI 系统在乳房 X 光检查中检测乳腺癌方面的表现可以胜过放射科医生(McKinney 等人,2020 年),而最近一个国际团队开发了一种诊断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预测患者是否有可能感染 COVID-19(Menni 等人,2020 年)。尽管取得了这些积极的初步成果,但关于 AI 及其应用的主题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和困惑,公众甚至科学界对其潜在益处和风险存在分歧。一方面,最持怀疑态度的人对人工智能的实际能力表示怀疑;另一方面,一些人(包括已故的斯蒂芬·霍金)担心人工智能最终会超越人类智能并变得无法控制(Hawking 等人,2014 年)。在医学领域,有人担心机器学习可能会导致医生技能下降(Cabitza 等人,2017 年)并导致医患关系扭曲(Karches,2018 年)。然而,这种担忧往往不是针对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而是针对它们的使用方式,因此其他作者认为,适当、明智地使用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益处,并可能极大地改善患者护理(McDonald 等人,2017 年;EsteChanva 等人,2019 年;Liyanage 等人,2019 年)。本研究旨在评估皇家自由伦敦 NHS 基金会员工对人工智能项目的认识,并调查他们对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的看法。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针对 NHS 中的医疗专业人员对 AI 的态度进行的调查,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调查之一(Codari 等人,2019 年;Oh 等人,2019 年;Laï 等人,2020 年)。
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 (RA) 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1],靶向治疗得以成功应用于 RA,并提高了 RA 临床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的效果[2]。RA 的靶向治疗分为肿瘤坏死因子 (TNF) 抑制剂、非 TNF 抑制剂和 Janus 激酶抑制剂 (JAKi),其中 JAKi 是最新推出的药物。许多临床研究已验证了这些靶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随后也有研究使用真实世界数据确定其长期安全性[3-7]。靶向治疗所用的药物作用方式不同,但在疗效上并无临床重要差异[8]。因此,对于对传统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 (csDMARDs) 反应不足 (IR) 的 RA 患者,建议通过医患共同决策过程使用 JAKis、TNF 抑制剂和非 TNF 抑制剂 [9, 10]。TNF 抑制剂是第一个用于治疗 RA 的生物制剂,目前韩国已批准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戈利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 [11]。这些药物具有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的担忧 [12]。阿巴西普和托珠单抗是可用于治疗 RA 的非 TNF 抑制剂,两者均被证实具有与 TNF 抑制剂相似的疗效 [3, 13]。然而,非 TNF 抑制剂与 TNF 抑制剂单药治疗的疗效不同:阿巴西普和托珠单抗已用作单药治疗,与甲氨蝶呤 (MTX) 联用疗效相似,而 TNF 抑制剂被推荐与 MTX 联用[14]。与 TNF 抑制剂相比,总体安全性没有显著差异 [12,15],但据报道阿巴西普的住院感染风险低于 TNF 抑制剂[16]。此外,阿巴西普被认为对患有间质性肺病 (ILD) 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等肺部合并症的患者是安全的[17,18]。虽然利妥昔单抗是另一种可用于 csDMARD-IR RA 患者的生物制剂 DMARD (bDMARD),但它在韩国尚未被批准作为二线治疗。最近,JAKis 已被开发用于治疗 RA:托法替尼是第一个发布并获批用于治疗 RA 的 JAKi(2015 年),巴瑞替尼和乌帕替尼目前也在韩国上市 [ 3 , 19 ]。JAKis 是低分子量化合物,可以方便地口服给药,而其他疗法则需要注射。因此,JAKis 的一大优势是它们不会出现皮下注射 bDMARDs 引起的注射部位反应 [ 20 ]。然而,JAKi 使用者担心带状疱疹和血栓栓塞风险增加等安全问题 [ 21 , 22 ]。新指南建议在使用靶向治疗时按照治疗达标 (T2T) 策略进行序贯治疗,并导致 RA 治疗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9]。在 bDMARD 和 JAKi 之间选择哪种药物作为二线治疗是序贯治疗最重要的一步。可用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但靶向治疗的选择会受到患者和医生相关因素的影响 [20,23]。例如,由于担心注射和注射部位的副作用,给药途径可能是决定患者偏好的重要因素 [24,25]。另一方面,指南的变化和个人用药经历等医生因素可能会影响靶向治疗的选择 [26]。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确定在现实世界中影响对 csDMARD 耐药的 RA 患者选择 JAKi 作为首选靶向治疗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