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电力系统约占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13%,已开始实施市场化电力行业改革。本文模拟了中国南方电网地区的电力系统调度,并研究了市场化运营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我们发现,市场化运营可以提高南方电网所有省份的效率并降低成本——与 2016 年基线相比,整个地区的批发电力成本最多可降低 35%。大约 60% 的潜在成本降低可以通过在该地区建立独立的省级市场来实现,其余的可以通过建立不扩大输电范围的区域市场来实现。批发市场收入足以收回发电厂的固定成本;然而,可能需要对目前的支付机制进行财务重组。电力市场还可以通过提高热电调度效率和避免水电/可再生能源削减来减少南方电网高达 1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加,扩大输电范围的区域电力市场的好处可能会增加。
地图显示,问题集中在确定性而非高度不确定性上。这可能反映了香港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目前的计划电力市场结构和香港在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方面的典型务实态度。自2021年底COP26以来,在新冠疫情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仍然是全球的重要议题。许多国家共同努力,制定了脱碳目标。香港也不例外,并承诺争取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香港的许多行动重点与香港特区政府推进能源转型的政策相一致:推广绿色建筑、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力度创造低碳生活方式以减少能源需求。目标是到2035年,商业建筑的电力消耗比2015年减少30-40%,住宅建筑的电力消耗比2015年减少20-30%。香港的目标是到2035年,60-70%的能源供应来自零碳能源,其中包括核能。香港自1994年起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进口核电,从而改善了空气质量并降低了碳排放。香港与中国南方电网的电网互联互通已非常完善,从广东进口核电可为香港提供稳定、清洁的电力供应。公众仍然担心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在探索将清洁电力进口结构提高到25%以上的同时,必须更好地向公众宣传核技术。发展创新交通包括绿色交通对于实现2050年车辆零排放也至关重要。香港特区政府将积极推广电动汽车,发展其他新能源公共交通和商用车辆,包括试验氢燃料电池巴士。超过一半的香港人口居住在15楼及以上,维持可靠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因此优质能源供应可能被解读为维持可靠优质能源供应作为行动重点的替代。香港亦重视负担能力,因此希望将能源转型期间和之后的现有负担能力作为行动重点。尽管现有的行动重点已经确定,但要实现气候变化目标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因此气候变化管理仍然是香港最关键的不确定因素之一。鉴于香港的背景,尤其是其可再生资源有限,香港正在探索绿色氢能在其转型中的作用。氢能一直是能源领域和国际议程的热门话题。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自己的氢能战略或计划,但香港尚未制定任何具体计划。因此,氢能仍然是香港的一个关键不确定因素。电力和天然气公司已开始探索在其业务中应用氢能的可行性,以及从中国或其他亚太国家进口氢能的可行性。区域一体化以及能源市场设计和法规的潜在变化,为香港向碳中和能源未来的转型带来了进一步的不确定性。幸运的是,考虑到香港作为一个城市的限制以及中国自身向碳中和能源未来的日益增长的势头,这些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机遇多于风险。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香港的另一项优先事项是打造智慧城市,因此人们担心网络安全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