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反复爆发的原因有很多。在本文中,我们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来说明人群行为适应和适应实施延迟如何响应感知到的感染风险,从而导致反复爆发的模式。我们考虑感染爆发的早期阶段,此时尚未达到群体免疫,不考虑病原体突变,并且排除季节性作为主要因素。我们推导出一个传播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疾病传播有效接触的更新方程(单位时间接触率乘以每次接触的传播概率)。该模型包含两个关键参数:人群行为适应灵活性指数和行为改变实施延迟。我们表明,当行为改变实施延迟达到临界值时,感染数量开始在由人群行为适应灵活性决定的平衡中振荡。我们还表明,后续高峰的感染人数可能会超过第一个高峰的感染人数。这是在 COVID-19 大流行早期,在出现令人担忧的变异株之前,在全球范围内观察到的间接现象,也是在早期干预措施成功阻止大规模疫情爆发的地区观察到的 Omicron 变异株引发的疫情浪潮现象。我们的模型和分析可以部分解释这些观察结果。
自 2015 年 G-FINDER 调查中纳入埃博拉病毒以来,G-FINDER 新发感染性疾病调查的范围一直在演变,并将随着世卫组织研发蓝图和专家共识的变化而继续演变。G-FINDER 项目追踪的首要新发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为应对 2014-15 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5 年 G-FINDER 调查(收集 2014 财年数据)中也纳入了该病毒。新发感染性疾病数据收集的第一年还获得了针对多种丝状病毒疾病(包括埃博拉)的资助。2016 年 G-FINDER 调查(收集 2015 财年数据)扩大到包括另外四种病毒性出血热 - 马尔堡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CCHF)、裂谷热 (RVF) 和拉沙热 - 以及寨卡病毒。扩大的范围还涵盖了针对多种丝状病毒、布尼亚病毒或沙粒病毒的研发以及专注于除埃博拉和马尔堡以外的丝状病毒和除 CCHF 和 RVF 以外的布尼亚病毒的研发。这些 EID 的研发资金与传统的 G-FINDER 被忽视疾病分开分析。2017 年(收集 2016 财年数据),G-FINDER 项目正式开始根据新制定的世卫组织研发蓝图单独跟踪重点 EID 病原体的研发投资。今年增加的疾病有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FTS)、冠状病毒疾病(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和亨尼帕病毒疾病(包括尼帕病毒)。2017 年还纳入了非疾病特异性(疾病 X)资金和多 EID 组织的核心资金。 2018 年(收集 2017 财年数据),疾病 X 和核心资金支出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用于支持被忽视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全部资金,包括核心资金、平台技术和其他研发,这些资金以前在被忽视疾病和新发传染病资金总额之间按比例分配。作为纳入新发传染病和被忽视疾病综合资金的一部分,创建了一个新类别,即多病媒控制产品,用于捕获不针对某一特定媒介传播疾病的研发资金。新类别捕获针对目标媒介传播被忽视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媒介控制产品研发的资金。例如,埃及伊蚊既传播登革热病毒(一种被忽视的疾病),又传播寨卡病毒(一种新发传染病)。对于 2017 财年报告的资金,此类资金的全部价值包括在多病媒控制产品类别下,而 2017 年之前的资金则按目标疾病按比例分配。
新发传染病通常出现在特定时间的特定人群或特定环境中,并引起流行病。有时,传染源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迅速,导致感染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从而引起大流行。过去几十年来,人们注意到,许多过去得到控制的新发传染病又开始重新出现。这些重新出现的传染病是由以前得到控制的病原体引起的,这些病原体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重配或生物体经过多个阶段适应新环境和宿主而获得新的特性。4许多新发传染病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并引起大流行,例如 SARS-COV(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流感和寨卡病毒感染。先前疾病引起的流行病的影响取决于一定时间内感染者的数量、传播方式、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5
多达 75% 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在过去二十年中,我们经历了由这些疾病引起的灾难性疫情,包括西尼罗河病毒、H1N1 流感和埃博拉病毒。在每一种情况下,我们基本上都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威胁,直到我们开始看到人类患病和死亡。早期发现和应对动物中可能存在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对于限制或预防人类疫情至关重要。在人-动物-环境界面解决人畜共患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并确定这些部门之间合作和联合行动的机会被称为“同一个健康”。2016 年,美国完成了对我们国家能力的外部审查 1,以使用多部门“同一个健康”方法快速识别和应对新发人畜共患疾病和其他人类健康威胁。发现的关键差距包括:缺乏快速检测和表征人-动物-环境界面上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病原体的监测工具和策略;人与动物监测和实验室系统之间的联系不一致;数据收集、交换、分析和报告方面的挑战。2017 年 12 月,美国农业部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和美国内政部 (DOI) 合作组织了一次“同一个健康”人畜共患疾病优先排序研讨会 2,以确定应共同应对的、最受国家关注的人畜共患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包括 SARS-CoV-2 在内的新发冠状病毒位列第五。2019 年的某个时候,SARS-CoV-2 成为下一种新发人畜共患疾病,这种疾病是在人类中确立后才被发现的。公共卫生当局在控制传播和预防 COVID-19 大流行方面所剩无几,而且基本上是无效的。国会通过《美国救援计划 (ARP) 法案 3》向美国农业部提供了 3 亿美元,用于对易感动物进行 SARS-CoV-2 监测和监控,以满足长期以来加强我们早期发现动物新发和人畜共患疾病的能力的需求。我们制定了这一战略框架,以建立“同一个健康”能力,提高国家预防、检测、报告和应对 SARS-CoV-2(包括潜在的新发变体)的能力。这项投资还将增强我们检测其他当前和未来新发和人畜共患疾病的能力。总的来说,该框架内的关键行动使美国农业部能够建立一个预警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
结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男性第三大常见肿瘤,女性第二大常见肿瘤 [1]。其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达 70% 的 CRC 为散发性肿瘤,且与烟草、酒精、饮食、久坐的生活方式或肥胖等环境因素有关 [2]。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占全球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 11% [3],其中高达四分之一在诊断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在其余四分之三可进行手术的患者中,近一半会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转移 [2]。因此,这带来了重大的医疗保健挑战。BRAF 原癌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由 18 个外显子组成 [2]。7% 的肿瘤存在该基因突变,其中大部分是黑色素瘤,其中高达 50% 的肿瘤存在 BRAF 突变 [4]。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BRAF 突变频率徘徊在 12% 左右 [ 5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 BRAF 突变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并与临床和生物学疾病特征有显著关联 [ 6 ]。这导致人们对 BRAF 突变的基因检测和针对它们的靶向治疗的开发越来越感兴趣。
食管癌(EC)是起源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病例被分类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或食管腺癌(EAC)。食管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和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1,2)。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全球每年约有60.4万例食管癌新发病例和54.4万例死亡病例,5年生存率不足20%(3)。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全球一半以上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的53.70%和55.35%(4,5)。目前,食管癌是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威胁。积极防治食管癌对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食管癌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临床上约5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早期手术治疗机会(6),此时即使采取手术干预,也难以获得良好的预后,术后5年生存率为20%–35%(7)。2022年中国食管癌诊疗指南推荐对cTis-2N1-3M0或cT3-4aN0-3M0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术前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主要是通过降低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来实现的(8-10)。与传统放化疗相比,新辅助治疗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的可能性(11)。新辅助治疗后外科干预对食管癌的应用前景良好,值得临床重视(12,13)。我们根据叙述性综述报告清单(可参见https://jtd.amegroups.com/article/view/10.21037/jtd-23-420/rc)撰写了以下文章。
摘要:乳腺癌约占女性癌症病例的 25%,占癌症死亡人数的 16.5%,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二十年,新发病例数将增加近 70%,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为目前的治疗方式存在许多局限性和副作用。纳米医学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癌症管理方法,包括乳腺癌,各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纳米材料已被研究用于乳腺癌诊断和治疗。在概述乳腺癌的特征和发病机制以及当前治疗策略的挑战之后,本文回顾了已经在乳腺癌模型中测试过的生物相容性有机纳米粒子(如脂质体和聚合物胶束)的治疗潜力。本文记录了不同药物输送和靶向策略的功效,从合成到细胞衍生的纳米制剂,并总结了纳米粒子与外部施加的能量(如放射疗法)的相互作用。总结了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纳米制剂的临床转化,包括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纳米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