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ley P. Rockwell 和 Hugh M. Rockwell (无亲属关系) 发明了国际公认的洛氏压痕测试,并于 1919 年首次获得专利。随后,Stanley Rockwell 与 Wilson-Maeulen 公司的仪器制造商 Charles H. Wilson 合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对他的发明进行了商业化和改进。1920 年,Wilson 首次认识到该设备的真正潜力,他进一步开发了洛氏测试,使其成为压痕深度测试,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材料测试设施中使用。1939 年,Stanley Rockwell 荣获 ASM International 的第五届 Albert Sauveur 成就奖,该奖“旨在表彰开创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成就,这些成就激发了类似领域的有组织工作,从而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知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基础进步。”
曲线)。相关的声感应电压信号显示为绿点,即所谓的 AE 命中。每个命中的峰值幅度以 dB AE 为单位绘制(参考值 1 μV)。在给定的示例中,时间相关的力曲线在接触力高达约 230 mN 时是非线性的,同时在阈值电压 U th 23 dB AE 以上测量到大量 AE 命中。这种影响是由于压头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而穿透 Al-Cu 顶层,该顶层发生塑性变形并且压痕深度不断增加(见图 7a)。AE 命中的数量及其峰值幅度随着穿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接触力超过 230 mN 时,只会发生孤立的低幅度命中。在 Al-Cu 顶层上压痕时 SiO x 层开始开裂,接触力 F c 为 367 mN,峰值幅度 A peak 为 55.9 dB AE 。图 6b 绘制了裂纹诱发的 AE 冲击的示例性波信号及其整个信号持续时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