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p的场分布图(| e norm |); (b)AGP的电场分布图(| e Norm |)。
摘要:我们报告称,通过将市售的 Ti:Sapphire 飞秒、1 kHz 激光系统与光参量放大器 (OPA) 相结合,实现了近 50% 的高转换效率。对于 1 kHz 和 35 fs 持续时间的 2.2 mJ/脉冲的输入能量,在信号波长为 1310 nm 时,信号加上闲置脉冲的总 OPA 输出能量为 1.09 mJ/脉冲。我们发现,由于 OPA 中的高增益饱和,输出光束轮廓几乎是平顶的。利用信号脉冲,我们在气体中产生高次谐波,并测量从氩气中电离的光电子的速度图图像与信号波长的关系。我们观察到,在高次谐波光子能量的特定范围内,在低动能区域观察到四倍光电子角结构。我们的结果表明,具有高转换效率OPA和超高斯光束轮廓的输出脉冲可用于需要在极紫外区域产生可调谐高次谐波的实验。
涡旋和束缚态是理解超导体电子特性的有效方法。最近,在新发现的 kagome 超导体 CsV3Sb5 中观察到了表面相关的涡旋核心态。虽然尖锐的零能量电导峰的空间分布看起来与来自超导狄拉克表面态的马约拉纳束缚态相似,但其起源仍然难以捉摸。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光谱法对两种化学掺杂的 kagome 超导体 Cs(V1xTrx)3Sb5 (Tr=Ta 或 Ti) 中的可调涡旋束缚态 (VBS) 进行了观测。与原始的 CsV3Sb5 相反,CsV3Sb5 衍生的 kagome 超导体表现出全间隙配对超导性,同时没有长程电荷序。零能量电导图表明涡旋晶格发生了场驱动的连续重新取向转变,表明存在多带超导性。Ta掺杂的CsV3Sb5表现出Caroli-de Gennes-Matricon束缚态的常规十字形空间演化,而Ti掺杂的CsV3Sb5表现出尖锐的、非分裂的零偏压电导峰(ZBCP),该峰在涡旋的长距离上持续存在。非分裂ZBCP的空间演化对表面效应和外部磁场具有鲁棒性,但与掺杂浓度有关。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多带化学掺杂CsV3Sb5系统中可调谐的VBS,并为先前报道的kagome超导体表面非量子极限条件下的Y形ZBCP提供了新的见解。2024年中国科学出版社。由爱思唯尔和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
其中,如果位串 s 中的 1 的个数为偶数/奇数,则该位串为奇偶校验。我们可以将 | Ψ QRC ⟩ 视为奇偶校验状态:字符串的奇偶性决定系数是 α 还是 β 。这种奇偶校验性质使其很容易根据 Z 测量值进行校正。例如,如果在最后一个量子比特上测量 Z,如果结果为 0,则我们只需保留其他 N − 1 个量子比特中的信息;如果结果为 1,则信息仍存储,但我们需要在最后应用 X 门来恢复原始量子比特。该模型的一个关键缺点是它无法根据哪怕一个 X 测量值进行校正,这会导致整个波函数崩溃。当然,已知更复杂的代码 [ 25 ] 可以同时防止 Z 和 X 错误;其中概念上最简单的是 Shor 9 量子比特代码 [ 26 ]。更实际的可能性包括表面码 [27-31],它更适合物理实现(并且容错性更强);表面码中至少需要 9 个数据量子位来保护一个逻辑量子位 [31]。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量子重复码的另一种简单替代方案,它解决了重复码的两个缺点,同时保持了其大部分概念简单性。我们的代码由一维、空间局部、时间相关的横向场伊辛模型 (TFIM) 生成。虽然该模型因与基于马约拉纳量子计算的联系而在量子信息论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32-36],但在这里我们将指出一种相当不同的方法,即使用 TFIM 对量子位进行鲁棒编码。与重复码一样,我们的代码受到使用奇偶校验态的启发,可以有效地纠正 Z 测量/误差。事实上,[37-39] 中已经强调了 (随机) 横向场 Ising 模型动力学与重复代码中的量子纠错之间的联系。与依赖于 GHZ 态准备的重复代码不同,我们的奇偶校验态可以在幺正动力学下在恒定时间内准备,并且它可以得到一种可以同时纠正 Z 和 X 错误的代码。我们的代码能够在有限时间幺正动力学之后实现这种纠错奇偶校验态,这可以通过与对称保护拓扑 (SPT) 相的联系来理解 [40-42],尽管这种代码看起来比许多受凝聚态物理启发的代码要简单。我们提出的 TFIM 代码是利用量子系统控制和操控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自然实现的。尤其是里德堡原子光镊阵列,由于能够单独控制原子,已被证明是一种高度可调谐的量子应用系统 [13, 43 – 48]。此外,虽然控制原子的初始空间配置已经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现在还可以在保持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同时移动原子 [49]。这种高度的控制,在空间和时间上,光镊阵列是近期实验中实现 TFIM 码的绝佳平台。本文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我们将在第 2 部分介绍 TFIM 码。在第 3 部分中,我们描述了传统的基于综合征的量子纠错,并展示了 TFIM 码如何在存在 Z 误差的情况下恢复重复码的更传统现象(在我们的基础上),并且还可以通过纠正 X 误差超越它。我们在第 4 部分给出了数值证据,证明 TFIM 码可以直接用于生成更高深度的码。第 5 部分描述了在超冷原子实验中实现 TFIM 码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