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V 任务:继 SLV-3E2 成功之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又进行了两次 SLV 任务。 ASLV 任务:增强型卫星运载火箭 (ASLV) 计划共进行了四次任务。 PSLV 任务: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PSLV) 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主力,已完成了 62 次任务。 GSLV 任务: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GSLV) 计划已进行 16 次任务。 LMV3 任务:最新研制的运载火箭 Mark 3 (LMV3) 已完成七次任务。 SSLV 任务:小型卫星运载火箭 (SSLV) 计划已进行三次任务。 RLV 任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通过一次任务测试了其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RLV)。 Gaganyaan 计划:作为印度载人航天计划的一部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经通过一次测试飞行器中止任务 (TVAM) 和一次发射台中止测试 (PAT) 测试了关键部件。
摘要 由于缺乏大气层来中和温度,没有热控制的外层空间物体会发生大的温度波动。有效的温度管理技术(TMT)对于避免极端热条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高性能 TMT 给航天器有限的质量和功率预算带来了额外的负担。最近,温度自适应太阳能涂层(TASC)和温度自适应辐射涂层(TARC)作为具有优异热性能的陆地物体的新型轻质、无能耗温度调节方法而出现。在这里,我们模拟并展示了 TASC 和 TARC 作为未来空间物体被动式 TMT 的巨大潜力。以一颗安装了 TARC 覆盖的机体太阳能电池板的地球同步卫星为例,即使在日食发生的情况下,其内部温度波动在一个轨道周期内也小至 20.3 C–25.6 C。这些发现深入了解了 TASC 和 TARC 在太空中的卓越性能,并将促进它们在外星任务中的应用。
PSLV 是印度第三代运载火箭,也是第一款配备液体级的运载火箭。PSLV 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主力运载火箭,能够将卫星发射到不同类型的轨道,如太阳同步极地轨道 (SSPO)、低地球轨道 (LEO) 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TO),甚至深空任务。PSLV 已完成 48 次任务,将卫星送入不同轨道,其中包括印度的遥感和通信卫星、首次月球任务 Chandrayaan-1、火星轨道器任务 (MOM) 航天器、首次太阳任务 Aditya-L1、XPoSat、印度区域导航卫星星座 (NavIC),以及许多外国卫星。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 2017 年 2 月 15 日发射的 PSLV-C37,成功将 104 颗卫星部署在太阳同步轨道上。 PSLV 展示了 PS2 发动机重启、在同一任务中将卫星送入多个轨道等关键技术,以及使用废弃 PS4 级(称为 POEM)进行微重力实验的印度独特廉价太空平台。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GSLV)
LPSC 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一个中心,与上级部门有着相同的愿景、使命和目标。— 访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网站 愿景 利用、维持和增强空间技术促进国家发展,同时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行星探索。 使命 设计和开发运载火箭及相关技术,以提供进入太空的通道。 设计和开发用于地球观测、通信、导航、气象学和空间科学的卫星及相关技术。 空间科学和行星探索的研究与开发。 促进和授权私营公司在全球航天市场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标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 PSLV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 GSLV ) 和小型卫星运载火箭 ( SSLV ) 的运行飞行 • 设计和开发新的空间运输解决方案 • 通信卫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 • 地球观测卫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 • 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 • 空间科学和行星探索卫星的发展 • 先进技术和新举措 • 培训、能力建设和教育 • 空间技术的推广 • 空间研究基础设施/设施的发展 • 国际合作 • 印度太空计划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利用 • 印度私营企业在太空领域的推广和授权
DrACO 复杂有机物采集钻探 DraMS 蜻蜓质谱仪 DSL 深空物流 EGS 探索地面系统 EIS 欧罗巴成像系统 EPFD 电动动力系统飞行演示 ESA 欧洲航天局 ESM 欧洲服务舱 ESPRIT-RM 欧洲加油、基础设施和电信系统 加油舱 EUS 探索上面级 GERS 网关外部机器人系统 GRNS 伽马射线和中子光谱仪 GSLV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HALO 居住和物流前哨 HLS 载人着陆系统 i-Hab 国际栖息地 I&T 集成和测试 ICON 电离层连接探测器 ICPS 临时低温推进级 IMAP 星际测绘和加速探测器 IOC 初始运行能力 ISRO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S 国际空间站 JAX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CL 联合成本和进度置信水平 JWST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KaRIn Ka 波段雷达干涉仪KASI 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 KDP 关键决策点 L9 Landsat 9 LBFD 低空飞行演示器 LCRD 激光通信中继演示 LICIACube Light 意大利立方体卫星(用于小行星成像) LIDAR 光探测与测距 MASPEX 行星探测质谱仪 MDR 任务定义审查 MISE 测绘成像光谱仪(用于木卫二) ML2 移动发射器 2 MPM 多用途模块 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E
月船三号任务:月船三号对月球南极的探索标志着印度太空事业的新纪元。印度成功在月球南极附近软着陆,这是印度的民族自豪感,使该国成为第一个在如此接近月球南极的地方着陆航天器这一非凡壮举的国家。火星轨道飞行器任务(Mangalyaan):该任务使印度成为第一个登陆火星的亚洲国家,也是继俄罗斯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和欧洲航天局之后世界上第四个登陆火星的国家。Aditya-L1:这是印度第一个太空天文台级太阳任务,从 150 万公里的相当远的距离研究太阳。运载火箭发展计划: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PSLV)、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GSLV) 和下一代 GSLV Mark-III 运载火箭任务是运载火箭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地球观测计划:它包括尖端的印度遥感 (IRS) 卫星,例如 Resourcesat、Cartosat、Oceansat、雷达成像卫星、地理成像卫星和天气/气候卫星,例如 INSAT-3DR 任务。IN-SPACE:它的发射是为了为私营公司使用印度空间基础设施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新空间印度有限公司 (NSIL):它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商业部门,其主要目的是使印度企业能够参与高科技空间相关业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未来空间计划:
20 世纪 60 年代,印度在空间研究之父维克拉姆·萨拉巴伊博士的领导下,开始了空间研究活动。自成立以来,印度空间计划就包含三个不同的要素,即用于通信和遥感的卫星、空间运输系统和应用程序。印度国家空间研究委员会 (INCOSPAR) 是在萨拉巴伊博士和拉马纳坦博士的领导下成立的。1975-76 年间,进行了卫星教学电视实验 (SITE)。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学实验”。随后是“Kheda 通信项目 (KCP)”,该项目在古吉拉特邦作为现场实验室,进行基于需求和特定地点的节目传输。在此期间,第一艘印度航天器“Aryabhata”被开发出来,并使用苏联发射器发射。另一个重大里程碑是第一枚运载火箭 SLV-3 的研发,该火箭能将 40 公斤的物体送入低地球轨道 (LEO),并于 1980 年首次成功飞行。在 80 年代的实验阶段,Bhaskara-I 和 II 任务是遥感领域的先驱,而“阿丽亚娜客运有效载荷实验 (APPLE)”则成为未来通信卫星系统的先驱。在 90 年代的运营阶段,主要空间基础设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多用途印度国家卫星系统 (INSAT) 用于通信、广播和气象,另一类是印度遥感卫星 (IRS) 系统。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PSLV) 的研发和投入使用以及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GSLV) 的研发是这一阶段的重大成就。
摘要:美国国防部使用受激辐射光放大(即激光或激光器)并非新鲜事,包括激光武器制导、激光辅助测量,甚至将激光用作武器(例如机载激光器)。激光用于电信支持也并非新鲜事。光纤中激光的使用已经颠覆了人们对通信带宽和吞吐量的认识。甚至在太空中使用激光也不再是新鲜事。激光正用于卫星到卫星的交联。激光通信可以使用数量级更少的功率传输数量级更多的数据,并且可以将发送和接收终端的暴露风险降至最低。新颖之处在于使用激光作为卫星系统地面部分和空间部分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更重要的是,使用激光在移动的地面部分(例如海上的船舶、飞行中的飞机)和地球同步卫星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正在蓬勃发展。本文探讨了使用激光作为连接地面和太空系统的卫星通信信号载体的技术成熟度。本文的目的是制定关键性能参数 (KPP),为美国国防部近期卫星采购和开发的初始能力文件 (ICD) 提供参考。通过了解使用激光而不是传统射频源作为卫星上行和下行信号载体的历史和技术挑战,本文建议美国国防部使用激光从需要保持低检测、拦截和利用概率的移动平台发送和接收高带宽、大吞吐量数据(例如,航母战斗群穿越敌对作战区域,无人机在敌方区域上空收集数据)。本文还打算确定商业部门的早期采用者领域以及可能适应使用激光进行传输和接收的领域。
已经部署。2014 年 1 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使用国产低温发动机在 GSLV-D5 发射 GSAT-14 时。3)。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建造了印度第一颗卫星阿亚巴塔 (Aryabhata),该卫星于 1975 年 4 月 19 日由苏联发射。它以数学家阿亚巴塔的名字命名。1980 年,罗希尼 (Rohini) 成为第一颗由印度制造的运载火箭 SLV-3 送入轨道的卫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随后开发了另外两种火箭:用于将卫星发射到极地轨道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PSLV) 和用于放置卫星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GSLV)。4)。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于 2008 年 10 月 22 日发射了一颗月球轨道器;Chandrayaan-1,以及一颗火星轨道器,该轨道器于 2014 年 9 月 24 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使印度成为第一个首次尝试成功的国家。未来计划包括载人航天、进一步的月球探索、行星际探测器和太阳航天器任务。2016 年 6 月 18 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创下纪录,一次发射了 20 颗卫星,其中一颗是谷歌的卫星。2017 年 2 月 15 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一枚火箭 (PSLV-C37) 发射了 104 颗卫星,创造了世界纪录。尼赫鲁和他的亲密助手兼科学家维克拉姆·萨拉巴伊 (Vikram Sarabhai) 成立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从而使印度的太空活动制度化。该组织由印度共和国总理直属的太空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