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 PCM 管理和逐步恢复活动,头晕和视觉障碍通常会在 mTBI 后几周内消失。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受限,请首先转诊至 TBI 专科诊所(如果可用)。提供者还可以使用上述有关 mTBI 后特定症状和状况的专业转诊指导。在电子健康记录和患者与领导指南中记录处置情况,同时考虑头晕和视觉障碍对服务成员执行任务的能力的功能影响以及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某些情况和药物会影响可部署性并限制值班状态。政策和程序特定于服务和命令。在处置患者时,请查阅您所在组织的职责和部署标准。编码指南:如需更多指导,请参阅 ICD-10-CM 创伤性脑损伤编码指南或听力卓越中心 MHS 前庭疾病诊断编码指南。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非编码重复 DNA 序列,可保护基因组 DNA 保持稳定性 [1]。由于 DNA 聚合酶不能完全复制染色体末端,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因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临界长度时,细胞会进入停滞状态(细胞衰老)[2]。因此,端粒长度可作为生物衰老和死亡的指标 [3],尽管它不是衰老的唯一生物标志物。多种因素可加速 LTL 的缩短,如炎症、(氧化)应激、肥胖、毒素和辐射 [4]。端粒较短与心血管疾病 (CVD) 风险增加有关,但尚不确定端粒长度是否可以作为 CVD 的预后标志物 [3]。早期体重快速增加也与成年期肥胖和 CVD 风险增加有关[5-9]。我们已经表明,在生命最初 6 个月内(肥胖编程的关键窗口期),FM% SDS 快速增加会导致婴儿期 FM % 轨迹更长[10]。出生时的体型和成年期的 LTL 之间无关联[11],但目前尚不清楚端粒长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是否与婴儿期纵向测量的身体成分以及肥胖编程关键窗口期 FM% 的增加有关。到目前为止,另一项研究纵向调查了健康足月婴儿出生后头两年的白细胞端粒长度 (LTL)[12],这是婴儿发育的重要时期[13]。但这项研究并未调查纵向 LTL 与身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一些针对婴儿和儿童的研究在婴儿出生后[14-16]或儿童期[17]直接测量了脐带血中的 TL。获取健康足月婴儿生命早期的 LTL 纵向值以及纵向身体成分测量结果,对临床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种疾病和综合症都与端粒长度改变和不良身体成分有关,例如早产儿[18]、小于胎龄儿[15]和患有各种综合症的婴儿[19]。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 3 个月至 2 岁婴儿的纵向端粒长度。我们的次要目标是调查端粒长度与胎龄、出生体重和生育次数等潜在影响因素以及生命前 2 年的纵向身体成分和腹部脂肪量之间的关联。我们假设,脂肪量较多、特别是内脏脂肪量较多的婴儿在生命出生后的前两年内,端粒长度缩短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