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表面作为由亚波长结构构成的人工材料,具有强大的调控线性和非线性光场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纳米光子学的发展。最近,等离子体超表面已被证明可以作为可饱和吸收体(SA),其调制性能远高于其他SA,表现出优异的非线性偏振传递函数。然而,由于等离子体共振的偏振依赖性,超表面饱和吸收体的工作带宽通常很窄,不利于宽带超快激光的产生。本文,我们提出了一种银双纳米棒等离子体超表面,实现了稳定的宽带饱和吸收,这归功于双棒结构独特的间隙共振模式。泵浦光同时激发精心排列的银纳米棒上的偶极共振和纳米棒对之间的间隙模式,提高了超表面可饱和吸收体的响应带宽。通过将超表面插入光纤激光器腔内,分别获得了工作在1.55和1.064 μ m处的稳定脉冲序列。该工作不仅进一步释放了超表面在超快激光领域的潜力,也为宽带非线性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等离子体超表面,宽带,可饱和吸收体,超快激光器,光纤激光器
摘要 太赫兹 (THz) 超材料因其不寻常的吸收体而被开发用于 THz 传感、检测、成像和许多其他功能。然而,不寻常的吸收光谱会随着不同的入射角而变化。因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具有金属-绝缘体-金属 (MIM) 结构超材料吸收体的焦平面阵列,以供进一步研究。使用 THz 时域光谱 (THz-TDS) 测量了入射角从 20° 到 60° 的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吸收光谱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开发了一个用于提取吸收频率特性的基本分析非对称峰模型,以定量探索吸收体行为随入射角的变化。最好的结果是,使用此峰值模型可以轻松找到与最高吸收相对应的频率。实验数据与非对称峰模型的验证一致。此外,还发现了第二个将参数定量与入射角相关联的模型,可以预测吸收光谱的偏移和变化。根据二次模型推导,预测吸收光谱在特定入射角下具有谷状吸收曲线。所提出的提取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它可以应用于任何基于物理的 MIM 超材料系统。这种模型将指导 THz 超材料吸收器、传感器、成像器等的设计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