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土体中流过的水量 26 2.2.4 土体中流过的孔隙水压力 27 2.2.5 浮力 29 2.2.6 渗透力 29 2.2.7 地下水毛细上升 30 2.3 有效应力 31 2.3.1 有效应力方程 31 2.3.2 有效应力的重要性 31 2.4 抗剪强度 32 2.4.1 土体强度的概念 33 2.4.2 抗剪强度的实验室评估 33 2.4.2.1 直接剪切试验 33 2.4.2.2 三轴试验 36 2.4.3 抗剪强度总结 39 2.5 侧向土压力 40 2.5.1 主动土压力 41 2.5.2 被动土压力 43 2.5.3 静止(K 0 )土压力44 2.5.4 产生主动、被动和静止土压力的运动量 44 2.6 现场调查 46 2.6.1 钻探方法 46 2.6.2 取样方法 47 2.6.3 现场测试方法 49 2.6.3.1 SPT 49 2.6.3.2 CPT 51 2.7 问题 52 参考文献 56
符号列表 α 岩体中薄弱面的方向。 β g , β l 分别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和局部学习参数。 γ 土壤单位重量。 γ SVM 支持向量机核系数。 ϵ 高斯噪声。 ζ(x) 输入值 x 的高斯隶属函数。 θ 隧道掘进机俯仰角。 κ 土壤卸载-重新加载曲线的斜率。 μ(x) 高斯过程的平均向量。 ν l 隧道衬砌的泊松比。 ν s 土壤的泊松比。 ρ 1 , ρ 2 两个随机初始化的向量,其条目范围在 0 和 1 之间。 σ 高斯函数的标准偏差。 ϕ′ 土壤摩擦角。 ψ′ 土壤扩张角。 A 隧道掘进机的表面积。 a 使用模糊 c 均值聚类算法控制系统模糊性的参数。AR 隧道掘进机推进速度。b 可调偏差矢量。BI 岩体脆性指数。C 管串收敛。c 高斯函数均值。c′ 土壤黏聚力。CP 刀盘功率。CM 施工方法。D 隧道掘进机直径。dj 数据聚类中心 j。D c 隧道掘进机刀盘直径。DPW 弱面间深度。E l 隧道衬砌杨氏模量。E s 土壤杨氏模量。EI 抗弯刚度。EPB 土压平衡。f ( x ) 表示数据底层结构的潜在函数。FPI 场穿透指数。g*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最佳历史位置。GSI 地质强度指数。H 隧道覆盖深度。H w 隧道掘进机上方地下水位高度。 it, il 土面沉降曲线横、纵向拐点。J FCM 模糊c均值聚类目标函数。JF 隧道掘进机顶进力。K 侧向土压力系数。ks 土的渗透性。k sub 路基反力模量。k ( x , x ′) 输入对x和x′的协方差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