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调度的可再生能源 (RES) 在电网中的份额不断增长,使得电力生产商难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电力。需要响应迅速、灵活且高效的平衡电力解决方案来匹配供需变化。MAN 峰值负载解决方案非常适合需要频繁增加和减少或循环以响应需求和负载变化的应用。
IEEE 于今年 1 月修订了 802.16 标准,以覆盖 2 GHz 至 11 GHz 之间的频段,该标准规定了一种城域网协议,该协议将为最后一英里宽带接入提供有线、DSL 和 T1 级服务的无线替代方案,以及为 801.11 热点提供回程。新的 802.16a 标准规定了一种协议,除其他功能外,该协议还支持语音和视频等低延迟应用,提供宽带连接,而无需用户终端和基站 (BTS) 之间的直接视线,并且将通过单个 BTS 支持数百甚至数千个用户。该标准将有助于加速无线宽带设备进入市场,通过使服务提供商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设备成本和投资风险,加快全球最后一英里宽带的部署。
分布式反馈 (DFB) 激光器是城域网中基于波分复用的收发器的研究重点。本文报道了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 兼容 (001) Si 衬底上生长的首批 1.3 µm 量子点 (QD) DFB 激光器。实现了温度稳定的单纵模操作,边模抑制比超过 50 dB,阈值电流密度为 440 A cm −2。展示了 128 Gbit s − 1 的单通道速率,净频谱效率为 1.67 bits − 1 Hz − 1,使用 O 波段的五个通道,总传输容量为 640 Gbit s − 1。除了 QD 有源区生长之外,整体制造基本与量子阱 (QW) DFB 激光器的商业化工艺相同。这为 QD 技术进入之前由 QW 器件填充的商业应用提供了一条工艺兼容的途径。此外,在整个 CMOS 兼容 (001) Si 晶片上生长激光外延的能力还带来了降低成本、改善散热和制造可扩展性的额外好处。通过 III-V 族和 Si 的直接外延集成,人们可以设想光子学行业的一场革命,就像 CMOS 设计和加工彻底改变了微电子行业一样。从片上光学互连的系统角度讨论了这一点。
• 领导各种信息通信技术 (ICT) 系统(如局域网、城域网或全国或区域网络)的设计、安装、测试、调试和退役。 • 领导新系统的引入,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管理旧系统。 • 起草 ICT 设备(如中心路由器和交换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并创建和维护文档,特别是标准操作程序、工作说明和描述基础设施功能的文档等。 • 为制定设备采购技术规范提供支持;评估供应商的提案、进行测试并推荐选择 ICT 设备。 • 为电信设备和服务制定性能标准,并推荐纠正措施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性能。 • 为从“零”开始在本地和广域级别快速设置和运行 lCT 基础设施提供规划支持,包括访问各地区进行技术侦察任务。 • 为规划、实施和维护本地和广域电信网络提供工程服务。 • 提供应急通信能力以支持员工安全,包括为机构间应急现场安全通信联络提供联络点。 • 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准备培训模块和其他培训活动,涉及通信技术使用的各个方面。 • 准备并向员工和其他联合国机构介绍 ICT 网络、系统和设备。 • 按照项目管理标准和 Prince2 标准管理 ICT 项目。 • 确保与其他联合国机构进行有效协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信领域机构间合作的可能性。 • 根据需要领导、管理和监督各个团队和员工/技术人员。 • 根据需要履行其他相关职责。 能力 专业性:了解通信设备,并具备足够的安装和维护技能。了解商业电信服务、语音和数据通信技术、无线电和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营。能够分析电信数据并进行审查。对工作和成就感到自豪;表现出专业能力和对主题的掌握;认真高效地履行承诺,遵守最后期限
784-1 托管现场以太网交换机。784-1.1 说明。为智能交通系统 (ITS) 项目配备和安装强化的设备级托管现场以太网交换机 (MFES)。确保 MFES 以每秒 100 兆比特的传输速率从远程 ITS 设备安装位置到 ITS 网络主干互连点提供线速快速以太网连接。仅使用符合这些最低规格要求且列在部门批准产品清单 (APL) 上的设备和组件。784-1.2 材料:784-1.2.1 一般要求:确保 ITS 网络管理员能够单独管理每个 MFES 并作为一个组进行交换机配置、性能监控和故障排除。确保 MFES 包含第 2 层以上功能,包括 QoS、IGMP、速率限制、安全过滤和常规管理。确保提供的 MFES 与 ITS 主干以太网网络接口完全兼容且可互操作,并且 MFES 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通信。提供 MFES,该 MFES 提供 99.999% 无错误操作,并且符合电子工业联盟 (EIA) 以太网数据通信要求,使用单模光纤传输介质和 5E 类铜传输介质。为每个远程 ITS 现场设备提供交换以太网连接。确保 MFES 的最小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为 10 年或 87,600 小时,这是使用 Bellcore/Telcordia SR-332 可靠性预测标准计算得出的。784-1.2.2 网络标准:确保 MFES 符合所有适用于以太网通信的 IEEE 网络标准,包括但不限于:1.与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一起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 (MAC) 桥的 IEEE 802.1D 标准。2.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 (VLAN) 的 IEEE 802.1Q 标准。3.服务质量 (QoS) 的 IEEE 802.1P 标准。4.局域网 (LAN) 和城域网 (MAN) 接入和物理层规范的 IEEE 802.3 标准。5.IEEE 802.3u 补充标准,涉及 100 Base TX/100 Base FX。6.IEEE 802.3x 标准,涉及全双工操作的流量控制。784-1.2.3 光纤端口:确保所有光纤链路端口在单模式下以 1,310 或 1,550 纳米运行。确保光纤端口仅为 ST、SC、LC 或 FC 类型,如计划中或工程师所指定。请勿使用机械传输注册插孔 (MTRJ) 型连接器。提供具有至少两个光纤 100 Base FX 端口的 MFES,能够以每秒 100 兆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确保 MFES 配置了合同文件中详述的端口数量和类型。提供设计用于一对光纤的光纤端口;一根光纤将传输 (TX) 数据,一根光纤将接收 (RX) 数据。
784-1 管理现场以太网交换机。784-1.1 描述。为智能交通系统 (ITS) 项目提供并安装强化的设备级管理现场以太网交换机 (MFES)。确保 MFES 以每秒 100 兆比特的传输速率从远程 ITS 设备安装位置到 ITS 网络主干互连点提供线速快速以太网连接。仅使用符合这些最低规格要求且列在部门批准产品清单 (APL) 上的设备和组件。784-1.2 材料:784-1.2.1 一般要求:确保 ITS 网络管理员能够单独管理每个 MFES 并作为一个组进行交换机配置、性能监控和故障排除。确保 MFES 包含第 2 层以上功能,包括 QoS、IGMP、速率限制、安全过滤和一般管理。确保所提供的 MFES 与 ITS 主干以太网网络接口完全兼容且可互操作,并且 MFES 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通信。所提供的 MFES 应提供 99.999% 的无错误操作,并符合电子工业联盟 (EIA) 以太网数据通信要求,使用单模光纤传输介质和 5E 类铜传输介质。为每个远程 ITS 现场设备提供交换式以太网连接。确保 MFES 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至少为 10 年或 87,600 小时,这是使用 Bellcore/Telcordia SR-332 可靠性预测标准计算得出的。784-1.2.2 网络标准:确保 MFES 符合所有适用的 IEEE 以太网通信网络标准,包括但不限于:1. 与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一起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 (MAC) 桥的 IEEE 802.1D 标准。 2. IEEE 802.1Q 标准,适用于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 (VLAN)。 3. IEEE 802.1P 标准,适用于服务质量 (QoS)。 4. IEEE 802.3 标准,适用于局域网 (LAN) 和城域网 (MAN) 接入和物理层规范。 5. IEEE 802.3u 补充标准,适用于 100 Base TX/100 Base FX。 6. IEEE 802.3x 标准,适用于全双工操作的流量控制。 784-1.2.3 光纤端口:确保所有光纤链路端口在单模式下以 1,310 或 1,550 纳米运行。确保光纤端口仅为 ST、SC、LC 或 FC 类型,如计划中或工程师所指定。请勿使用机械传输注册插孔 (MTRJ) 型连接器。提供至少具有两个光纤 100 Base FX 端口的 MFES,能够以每秒 100 兆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确保 MFES 配置的端口数量和类型与合同文件中详述的一致。提供设计用于一对光纤的光纤端口;一根光纤将传输(TX)数据,一根光纤将接收(RX)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