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广泛存在、问题严重、进展迅速的慢性疾病,是全球最紧迫的健康问题,预计 2021 年将有 5.37 亿人患有该病,到 2045 年预计将达到 7.83 亿人 (1)。未经治疗的糖尿病会导致严重且可能致命的后果,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和高渗高血糖状态 (HHS),这两种情况都需要直接就医。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高血糖会逐渐损害重要器官。失明、终末期肾病和截肢可能会导致微血管后果,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 (2)。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血管问题,例如外周动脉疾病、中风和心血管疾病 (CVD) (3)。此外,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难以获得治疗并且缺乏基础设施,使得未经治疗的糖尿病的后果更加严重 (4)。临床惰性是治疗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的主要和常见问题,影响着全球 4.63 亿人,其中包括 3000 多万美国成年人 (5,6)。根据临床惰性的定义,临床惰性是指无法按照指示开始或增加治疗。“临床惰性”或“治疗惰性”是用来描述糖尿病管理建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异的术语。由于缺乏治疗强化,经历临床惰性的患者未达到循证护理目标 (7-9)。临床实践建议提倡逐步强化治疗 (TI) 直至达到血糖目标,同时频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然而,血糖管理常常被发现不足(10、11)。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惰性会降低预期寿命,增加疾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并导致不受控制的高血糖症发作时间延长(12-14)。将血糖水平保持在建议范围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15)。根据一项针对 2 型糖尿病 (T2DM) 大型队列的研究,患者随访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