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都是能让人生病的微生物(虫子)。坏微生物被称为病原体。好细菌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腐败细菌分解食物垃圾,一般不会让人生病,除非人们吃了太多。好细菌通过竞争资源来帮助抑制坏细菌。所有细菌都需要资源和适当的生长条件。我们知道如何管理病原体,方法是去除它们的食物来源、管理它们的环境条件、用清洁方法去除它们,并通过加工(例如烹饪)或消毒(例如化学应用)杀死它们。如果病原体环境的 pH 值过酸或过碱,或者环境温度过热或过冷或过干,它们的生长就会减慢或停止。病原体暴露在有利条件下的时间越长,它们的数量就会越多,直到不再有资源可供生长。一些病原体不需要氧气就能生长,而肉毒梭菌只有在缺氧的情况下才能生长并产生毒素。真空包装可以减缓腐败细菌的生长,但会使肉毒梭菌产生毒素(如果存在)。微生物不能移动,因此它们移动的最简单方式是搭便车或通过水(交叉污染)。除非食品经过充分加工以去除或杀死病原体,否则在接触将要食用的植物部分时,使用细菌数量较少的水非常重要。水中的细菌水平是通过检测普通大肠杆菌来测量的,普通大肠杆菌是存在与粪便物质相关的细菌的指标。并非所有普通大肠杆菌菌株都是致病的,但很难专门检测水中的病原体菌株。在收获期间和收获后,使用不含普通大肠杆菌的水非常重要。清洁和维护食品接触表面也很重要。由于细菌非常小,它们可以在缝隙中定居,食物颗粒和水分也会在那里积聚,即使肉眼看不见。经常清洁食品接触表面并保持干燥可以防止细菌定居和繁殖。人类和动物是寄生虫和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因为人类和动物是它们所需的宿主。病原体可以进入人体并通过体液和粪便传播。这就是为什么避免接触人类和动物的粪便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很重要,例如经常洗手、保持手套和衣服相对干净、不要处理生病或受伤时其他人会吃的食物以及防止打喷嚏和咳嗽时产生的飞沫溅到食物或食物接触表面上。如果农民出现胃部不适、恶心、便便稀软、发烧、眼睛/皮肤发黄等疾病症状,则不要处理食物或食物接触表面。每个人都必须妥善处理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非常健康,但由于它们是在无菌环境之外生长的,因此它们身上会带有微生物,有时甚至会带有致病微生物。清洗农产品可以减少但不能消除微生物。切割农产品会将细菌引入内部组织,而内部组织是细菌生长的理想环境和食物来源。冷藏会减缓细菌生长,但不会阻止细菌生长。这就是为什么如果在 7 天内没有食用,切开的农产品必须扔掉,并尽量减少其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