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件生存期 (EFS)、无病生存期 (DFS) 或总生存期 (OS) 有显著且统计学显著的改善 本指南是对 2014 年 10 月发布的同名最终指南的修订。本指南取代了 2014 年 10 月的同名指南。 FDA 的指南文件(包括本指南)不规定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的责任。相反,指南描述了该机构当前对某个主题的想法,除非引用了特定的监管或法定要求,否则应仅将其视为建议。机构指南中使用的“应该”一词意味着建议或推荐某事,但不是强制要求。 II. 背景 A. 新辅助治疗的理由 乳腺癌的辅助全身治疗(即用药物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历来是在确定性乳房手术后进行的。术前或新辅助全身化疗曾经仅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目的是使大型乳腺癌可手术,但现在已变得越来越普遍。考虑对早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有几个潜在原因。术前化疗可使一些原本需要乳房切除术的患者保留乳房,并可能改善现有乳房保留候选者的美容效果。术前治疗还可实时评估肿瘤反应,从而停止无效治疗。此外,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可能提供预后信息,可补充常规预后
胃食管腺癌预后极差,仍然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胃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 (GERD)、巴雷特食管、肥胖和吸烟的继发因素,大多数患者病情严重。不到 50% 的患者接受了治愈性治疗。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除手术外,化疗和/或放疗被认为是标准治疗方法。虽然化疗仍然是转移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并且可以提高总体生存率,但由于化疗耐药性和有限的靶向治疗方法,胃食管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LSTA1(certepetide)是一种新型试验药物,旨在选择性靶向并增强抗癌药物进入实体肿瘤的吸收。临床前研究表明,LSTA1 可降低 T 调节细胞的百分比,并增加抗癌细胞毒性 CD8+ T 细胞的百分比,从而使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降低。LSTA1 还被证明可抑制高度纤维化肿瘤中的转移级联反应。临床研究表明,在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LSTA1 与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使用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活性 [1]。鉴于其新颖的作用机制,LSTA1 完全不受其作用的治疗方式影响,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疗法。
摘要 使用患者来源的抗 CD19 嵌合抗原受体 (CAR) T 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已证明对治疗无效的晚期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相反,由于靶向肿瘤外毒性、肿瘤 T 细胞浸润不良、CAR T 细胞扩增效率低、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和苛刻的预处理方案,CAR T 细胞治疗包括晚期胃癌 (GC) 在内的实体瘤更具挑战性。我们报告了自体 Claudin18.2 靶向 CAR T 细胞 (CT041) 在转移性 GC 患者中的出色效果,该患者在四线全身化疗和免疫疗法联合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在两次 CT041 输注后,患者的靶病变完全缓解,并维持了 8 个月的总体部分缓解,仅出现少量腹水。此外,肿瘤相关的循环肿瘤 DNA (ctDNA) 减少与 CAR-T 细胞快速扩增和放射学反应同时发生。没有发生严重毒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这一经验支持使用 CAR-T 细胞疗法靶向 Claudin18.2 阳性 GC,并有助于验证 ctDNA 作为 CAR-T 细胞疗法中的生物标志物。临床见解:Claudin18.2 靶向 CAR-T 细胞可以安全地在挽救性转移性 GC 中提供完整的客观和 ctDNA 反应。
和百分比,而连续变量则在适当情况下总结为平均值和标准差或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使用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确认连续变量数据分布的正态性。对于两组之间连续变量的比较,使用学生 t 检验或 Mann-Whitney U 检验,具体取决于统计假设是否成立。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预测 NAC 后完全缓解的因素。每个变量都被建模为单变量,不考虑其他变量,并通过多元逻辑回归揭示共同效应。对于对反应具有统计学显着影响的变量,报告了优势比 (OR) 和置信区间 (CI)。
十二指肠腺癌(DA)是极为罕见且侵袭性极强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治疗方面也缺乏特异性的共识和推荐,因此常将其合并胃癌、结直肠癌。现报告1例晚期DA患者,接受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后获完全缓解(CR)。患者2020年10月根治术后病理诊断为DA,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能按时接受辅助化疗,术后6个月患者发现多发淋巴结肝脏及腹部转移。考虑病情进展,给予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1周期,1周期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癌胚抗原(CEA)5.03ng/ml(0~5ng/ml),糖类抗原19-9(CA19-9)747.30U/ml(0~37U/ml)。患者还出现了无法耐受的卡培他滨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即手足综合征。针对以上原因,患者在第2周期将卡培他滨换为S-1,化疗方案变为SOX(奥沙利铂+S-1);在SOX方案中同时加入贝伐单抗注射液,继续以SOX加贝伐单抗的方案定期治疗7个周期。整个治疗期间肝转移灶呈持续缩小趋势;肿瘤标志物亦呈下降趋势。最终患者在第7个周期获得完全缓解(CR)。完成化疗后,对患者腹腔内存在的耐药转移淋巴结进行放疗,共计10次。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和阻塞性黄疸,最终未能完成放疗计划。目前患者继续使用贝伐单抗和S-1维持治疗,复查未见复发或转移。本例晚期DA,
标题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期间进行体力锻炼以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 简称 Neo-ACT 试验 (NCT05184582) 试验设计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试验原理新辅助化疗 (NACT) 是目前对乳腺肿瘤大于 20 毫米和/或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尤其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和三阴性乳腺癌 (TNBC)。NACT 疗效的最佳证明是病理完全缓解 (pCR),即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中没有残留侵袭性肿瘤。如今,pCR 经常被用作肿瘤药物试验的替代终点,该试验侧重于新化合物,通常与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相结合。虽然 NACT 具有为肿瘤学新药化合物提供快速审批的优势,但早期对提高生存率的预期并未实现。然而,额外的全身药物治疗方案是有代价的,并且相关的副作用和毒性也很重要。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无毒的患者驱动的生活方式干预(例如体育锻炼)可以提高 NACT 疗效,从而降低局部区域治疗的剂量。积极锻炼可将乳腺癌风险降低 20-30%,并且锻炼可以减少乳腺癌动物模型中的肿瘤生长。锻炼可能通过减少全身炎症和增强抗肿瘤免疫细胞功能发挥作用,改善血流和灌注,从而提高肿瘤对全身治疗的敏感性,减少全身炎症并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健康人类受试者进行一次体育锻炼的短期压力可以诱导免疫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而自愿跑步的小鼠的原发性肿瘤生长减少。化疗期间进行体育锻炼是可行且安全的。观察性研究表明,运动对乳腺癌具有预防复发和死亡率的作用。长期跟踪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显示生存率提高
摘要。目的:报道两例下肢长骨骨转移且即将发生骨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肺癌和骨转移均得到明显改善的病例。病例报告:病例1为74岁女性,左胫骨NSCLC转移,病例2为71岁男性,右股骨NSCLC转移,骨转移均即将发生骨折。两例患者均为IVB期,均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全身治疗,骨转移则接受保守治疗。3个月后,两例患者均出现完全缓解,骨转移灶出现明显的骨硬化改变,肺癌肿瘤缩小。结论:这些结果可能意味着即使在晚期 NSCLC 即将发生骨折的情况下,也需要采用 pembrolizumab 进行全身治疗的新策略。
A CR,CRC或MLFS速率使用ELN 2022标准确定。AE,不利事件; AUC(0 last),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从零时间到给药后最后一个可量化浓度的时间; AUC(tau),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在给药间隔内; BM,骨髓; C最大,最大血浆浓度; CR,完全缓解; CRC,复合完全缓解; CRH,完全血液学恢复完全缓解; CRI,完全缓解血液学恢复; DLT,剂量限制毒性; EFS,无活动生存; ELN,欧洲白血病网络; HSCT,造血干细胞移植; MFC,多参数流式细胞仪; MLFS,无白血病状态; MRD,可测量的残留疾病; NCI-CTCAE,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的共同术语; NGS,下一代测序; OS,整体生存; PCR,聚合酶链反应; t max,最大血浆浓度的时间; Zifto,Ziftomenib。
A CR,CRC或MLFS速率使用ELN 2022标准确定。AE,不利事件; AUC(0 last),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从零时间到给药后最后一个可量化浓度的时间; AUC(tau),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在给药间隔内; Aza,Azacytidine; Bcl-2,B细胞淋巴瘤2; BM,骨髓; C最大,最大血浆浓度; CR,完全缓解; CRC,复合完全缓解; CRH,完全血液学恢复完全缓解; CRI,完全缓解血液学恢复; DLT,剂量限制毒性; EFS,无活动生存; ELN,欧洲白血病网络; HSCT,造血干细胞移植; MFC,多参数流式细胞仪; MLFS,无白血病状态; MRD,可测量的残留疾病; NCI-CTCAE,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的共同术语; NGS,下一代测序; OS,整体生存; PCR,聚合酶链反应; t max,最大血浆浓度的时间; Ven,Venetoclax; Zifto,Ziftomenib。
1. 88例PCNSL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其中73例选择新型靶向药物治疗,总体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70.5%和92.0%。A组36例完全缓解(CR)率为63.9%,B组22例完全缓解(CR)率为63.6%,C组15例完全缓解(ORR)率为86.7%,总有效率(ORR)分别为72.2%、68.2%和86.7%。D组缺乏新型靶向药物,CR率为40%,ORR为60%,1年PFS和OS率分别为48.2%和70.7%。虽然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B、C组的预后往往优于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