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考察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因果效应。本文基于1998—2017年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从个股层面的流动性不足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角度研究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因果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不足显著抑制企业投资。信息不对称是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显著影响因果效应,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通过股票市场有效作用于实体经济。本研究从因果效应的微观视角,控制时间效应和个体效应,进一步探究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表明宏观经济政策能够通过股票市场有效影响实体经济,为未来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发展中国家不断面临环境恶化问题。经济增长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导致环境恶化,但环境恶化的后果也不容忽视。本研究主要利用联立方程建模技术,以2000—2018年的数据,考察中国能源使用绿色化、CO 2 排放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能源使用绿色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使用绿色化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2)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促进了能源使用绿色化,表明中国环境气候和经济转型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能源使用绿色化。(3)能源使用绿色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而碳排放对绿色能源使用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大。这些成果对于中国经济的环境可持续目标具有深远的政策方向。
摘要:我们使用南加州 1100 多万户家庭的电费记录,分析了 2010 年至 2015 年的多个住宅能源效率升级补贴计划。我们发现,采用这些升级可将总用电量减少 4%。然而,升级之间的节省存在显著差异。泳池泵和制冷升级产生的节省最大(分别为 13% 和 6%)。照明和 HVAC 改造产生的节省最小(不到 1%)。一些升级引发了对反弹效应的担忧,例如洗碗机和洗衣机升级以及建筑围护结构升级。计划影响因季节和建筑类型而异。此外,我们发现节能与工程估算不一致。这些结果表明,政策制定者在考虑计划资金分配时,不应仅仅基于工程预测,还应基于本研究中描述的测量的电力消耗。
摘要:教育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公共教育支出受到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因国家的发展水平而异。本研究旨在衡量公共教育支出对北马其顿经济增长的影响。所用数据是从 1917-2020 年期间世界银行指标中得出的二手数据。本研究采用的计量经济模型是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中的因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模型中的自变量是公共教育支出、劳动力参与率、资本形成总额、失业率、工业、工资、就业、信息和通信技术,工具变量是高等教育入学率。这项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对北马其顿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还显示,北马其顿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率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将促进经济增长。这两个结果与理论和实证方法相矛盾,证明了北马其顿劳动力市场实际职业的供需不匹配。
摘要:区域旅游发展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空气污染虽然制约了游客的出行意愿,但旅游业及其辅助产业产生的空气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利用城市层面PM2.5浓度与旅游收入的年度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面板VAR模型、Geodetector等分析方法,探究中国旅游经济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时空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第一,2004—2016年中国大陆旅游业发展与空气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总体显著,即旅游经济与空气污染总体呈现“倒U型”关系;第二,旅游经济在短期内对空气污染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东部地区更强;第三,旅游经济并不是影响区域空气污染变化的主导因素。 GDP和产业结构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可能最大,这种“合力”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大于其他单一因素。未来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兼顾环境保护,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旅游。
Gupta, S. 和 Degbelo, A. 的预印本(2022) “人工智能对可持续城市 (SDG11) 贡献的实证分析”,载于 Mazzi, F. 和 Floridi, L. (eds)《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人工智能伦理》。
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暴露出了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老年人独立生活 (EIL) 得到了众多服务和技术的支持,这些服务和技术可以照顾他们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先前的研究已经回顾了人工智能 (AI) 应用支持医疗保健的潜力,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老年人健康支持系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技公司正在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来帮助 EIL。我们建议在开发帮助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时,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机会。研究包括两个步骤:1)通过对与人工智能技术和老年人相关的科学出版物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识别帮助 EIL 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在拟议的老年人需求、支持功能、基础技术和科学知识框架下对已确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进行审查和国家级比较。通过对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中新兴技术文献的分析,我们精准绘制了科学地图,掌握各地区新兴技术研发情况,探讨技术与研究合作现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中的热点研究课题,发现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与创新机会,并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需求,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潜力。从我们的分析中我们认为,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解决方案需要整合来自不同学科、服务和产品的知识,例如机器学习、传感器、数据分析、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社会学和医疗保健等。
自 1965 年 Mancur Olson 对这一主题做出开创性贡献以来,经济学家对所谓的“微观政治”表现出了日益增长的兴趣,即直接影响特定行业、企业等的政治决策的性质。虽然有些滞后,但这一趋势仅仅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大量且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是通过政治过程的中介来分配的。因此,充分了解这一政治过程对于全面理解我们的经济体系与了解商业市场一样重要。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是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家当然对这一主题特别感兴趣,但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案例研究也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这一主题特别适合计量经济学分析。由于可以使用关税税率作为衡量标准来衡量不同行业受到的保护程度,因此可以选择对各个行业进行横截面回归分析,以试图了解为什么某些行业比其他行业享有更多特权。这是近期研究的主导方法,也是本书采用的方法。总共对 11 个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了测试,测试对象是关税税率、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时间跨度从 1930 年至今。然而,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域辽阔,横跨多个气候区,各地区经济状况各异。鉴于气候和经济条件的多样性,全球变暖预计将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影响不同。本研究采用年平均气温,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评估气温变化对中国经济总量的非线性影响。我们发现,在省级层面,气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在12.2 8℃。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和代表性浓度路径(RCP)下,预估了区域和全国的经济影响。随着未来气温上升,经济影响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为正,而在华南、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为负。按照SSP5计算,在RCP2.6情景下中国人均GDP降幅将达到16.0%,而在RCP8.5情景下中国人均GDP降幅将达到27.0%。
随着近年来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机器学习已成为从大量数据中观察重要见解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别是,随着万维网上非结构化数据量的惊人增长,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以解决与理解人类相关的各种问题。首先,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领域、经典学习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根据算法的逻辑、特点、弱点、优势和这些算法可用于的应用类型,对最先进的算法进行了理论比较研究。这项研究有望帮助那些刚开始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