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委员会的目的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院士在年度理事选举中作为候选人,并且候选人为理事委员会带来技能、知识、经验和多样性,从而在普通成员和副主席中形成一个平衡的委员会。委员会将向董事会推荐副主席候选人和学院委员会主席候选人。委员会还将从学院提交的提名中向理事推荐学院主席,并最终向学院推荐。
黄禹锡受到温斯顿·丘吉尔的启发,当被问及是什么促使她创立这个新基金时,她引用了丘吉尔的话。“说我们正在尽力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在必要的事情上取得成功”和“我们靠所得谋生,但我们靠所给予创造生活。”她对国家工程院工作的热情和支持从她的慈善事业中可见一斑。“国家工程院是一个独特的机构,具有为国家提供宝贵服务的特殊优势。国家工程院致力于推动工程教育、工程专业和工程实践,以不断改善人类生活,同时增进国家福祉。我也很高兴支持安德森校长的举措以及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工程院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不懈工作,”黄禹锡说。
Florin Udrea 是剑桥大学半导体工程教授兼高压微电子和传感器实验室负责人。Udrea 教授在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 550 多篇论文。他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和传感器领域拥有 150 多项专利(独特的发明)。Florin Udrea 教授于 2011 年至 2019 年期间担任剑桥企业董事会董事。由于他“对英国工程的杰出个人贡献”,他被授予皇家工程院银质奖章。2015 年,Florin Udrea 教授当选为皇家工程院院士。2018 年,Udrea 教授获得了多项重要奖项,包括皇家学会颁发的著名 Mullard 奖章。2021 年,Udrea 教授被《商业周刊》评为“年度学术企业家”。
当选国家和国际科学院院士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荣誉院士(2024 年当选) 美国科学与文学院院士(2024 年当选) 澳大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2024 年当选) 印度科学院荣誉院士(2023 年当选) 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 年当选) 加拿大皇家学会外籍院士(2021 年当选) 海德堡科学院通讯院士(2020 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 年当选) 韩国国家科学院荣誉院士(2017 年当选) 韩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 年当选) 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2015 年当选) 世界科学院院士(2015 年当选)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2014 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 年当选)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2013 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 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国际院士(2009 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05 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1 年当选)
2 英国财政部,2005 年,《考克斯商业创造力评估:发挥英国优势》,HMSO(www.hm- treasury.gov.uk/coxreview_index.htm) 3 英国皇家工程院,2007 年,《培养 21 世纪工程师》(www.raeng.org.uk/news/releases/pdf/Educating_Engineers.pdf)
许多 PI 和项目负责人获得了备受瞩目的研究任命和奖项,反映了他们在科学界的高度认可。Mark Girolami(2017 年至 2021 年数据中心工程项目主任)和 Jennifer Whyte(数据中心工程大挑战领导者)均被授予皇家工程院研究主席。Mark Girolami 当选为剑桥大学 Kirby Laing 爵士土木工程教授,接替 Robert Mair 勋爵,并于 2021 年被任命为图灵的第一任首席科学家。Julie McCann(大挑战领导者)是 PETRAS 国家物联网系统网络安全卓越中心的副主任。Omar Matar(战略领导者)和 Leroy Gardner(研究员)当选为皇家工程院院士。Theo Damoulas(2019-21 年副项目主任兼小组组长)荣获 EPSRC 颁发的一项高度挑剔的图灵 AI 加速奖学金,并晋升为华威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教授。
简介 工程至关重要。它支撑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推动经济增长,在应对全球重大挑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有助于确保我们为未来做好准备,从提供可持续的食物、水和清洁能源供应,到推进医疗保健、支持我们的出行、数字化连接我们以及保障我们的安全。作为英国国家工程和技术学院,皇家工程院汇集了最有才华和最成功的工程师——我们的院士——以推动和促进工程的卓越发展,造福社会。 多样性和包容性是贯穿皇家工程院 2020-2025 战略的重要线索。学院 2025 年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工程的力量建设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和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包容性经济。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部分,学院将努力培养人才和多样性,使英国拥有世界领先且真正包容的工程劳动力队伍。根据该战略,学院的优先行动包括与合作伙伴合作:
特邀行业演讲 主席:王建平教授(香港城市大学) 14:00 – 14:30 李国栋博士(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工程官) 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些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14:30 – 15:00 胡文浩博士(HAYLION Technologies 工程和质量高级副总裁) 稳健性思维:可靠性设计的最佳实践 15:00 – 15:30 胡政博士(华为可靠性技术实验室主任) 面向可靠智能系统的探索和实践 15:30 – 15:45 休息 主题演讲 主席:李国栋教授(香港城市大学) 15:45 – 16:30 Jim MCDONALD 爵士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思克莱德(英国)智能系统和以数据中心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