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80 年以后制造的飞机中,所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 (EFIS) 都更为先进,取代了单独的 ADI 和 HSI。当今的飞机(2009 年)仅使用一台 AMLCD 彩色显示器,供飞行员和副驾驶员使用,位于他们正前方。第三个共享彩色显示器显示所有发动机指示器和机组警报系统 (EICAS)。这些显示器取代了大量的仪表组,这使得飞行员投入大量精力和眼球扫描来查看、理解、分析并采取相应步骤,以确保飞机安全飞行。所有计算机生成的刻度盘仪表都遵循“基本 T”配置。机载计算机根据飞行阶段自动决定和选择需要向飞行员展示哪些仪表,以“需要知道”为基础。飞行有各种明确定义的阶段,例如从出发点的地面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和地面滑行到到达航站楼。
—G-10 航空航天行为工程技术 (ABET) 指导小组 G-10A 航空信息系统 G-10EAB 执行顾问组 G-10D 彩色显示器 G-10E 增强视觉/合成视觉系统 G-10G 逼真训练 G-10J 制图 G-10M 多功能显示器 G-10OL 作战激光器 G-10P 透视飞行引导 G-10T 激光安全隐患 G-10U 无人航空系统 G-10V 垂直飞行 G-10W 气象信息系统 G-10WV 尾流涡 G-10TDS 触摸交互式显示系统 G-10HWD 头戴式显示器
系统特点和雷达参数 • 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的双冗余通道,发生故障时可自动重新配置 • 固态发射器 • 使用最新一代信号和数据处理器处理和跟踪信号 • 符合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标准 • 本地和远程控制和监督系统,具有最高效率的人机界面,使用彩色显示器,在工作站执行 • 智能 BITE,内置测试设备,具有诊断远程控制和性能监督功能 • 易于配置以适应客户需求
系统特点和雷达参数 • 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的双冗余通道,发生故障时可自动重新配置 • 固态发射器 • 使用最新一代信号和数据处理器处理和跟踪信号 • 符合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 (EUROCONTROL) 和国际民航组织 (ICAO) 等国际标准 • 本地和远程控制和监督系统,具有最高效率的人机界面,使用彩色显示器,在工作站执行 • 智能 BITE,内置测试设备,具有诊断远程控制和性能监督功能 • 易于配置,以适应客户需求
航站楼区域内起飞的飞机。精密进近雷达可在所有天气条件下执行引导着陆。操作设备包括最新的显示和通信自动化设备。管制员位置配备多功能、多模式数字彩色显示器和全套通信设备,可满足所有管制员的任务要求。为支持着陆条件的变化,跑道变更由远程控制处理。移动版本将 ASR 和 PAR 天线安装在单个拖车中,外加一个全功能四位置掩体。
航站楼区域内起飞的飞机。精密进近雷达可在所有天气条件下执行引导着陆。操作设备包括最新的显示和通信自动化设备。管制员位置配备多功能、多模式数字彩色显示器和全套通信设备,可满足所有管制员的任务要求。为支持着陆条件的变化,跑道变更由远程控制处理。移动版本将 ASR 和 PAR 天线安装在单个拖车中,外加一个全功能四位置掩体。
系统特点和雷达参数 • 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的双冗余通道,发生故障时可自动重新配置 • 固态发射器 • 使用最新一代信号和数据处理器处理和跟踪信号 • 符合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标准 • 本地和远程控制和监督系统,具有最高效率的人机界面,使用彩色显示器,在工作站执行 • 智能 BITE,内置测试设备,具有诊断远程控制和性能监督功能 • 易于配置以适应客户需求
系统特点和雷达参数 • 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的双冗余通道,发生故障时可自动重新配置 • 固态发射器 • 使用最新一代信号和数据处理器处理和跟踪信号 • 符合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标准 • 本地和远程控制和监督系统,具有最高效率的人机界面,使用彩色显示器,在工作站执行 • 智能 BITE,内置测试设备,具有诊断远程控制和性能监督功能 • 易于配置以适应客户需求
系统特点和雷达参数 • 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的双冗余通道,发生故障时可自动重新配置 • 固态发射器 • 使用最新一代信号和数据处理器处理和跟踪信号 • 符合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标准 • 本地和远程控制和监督系统,具有最高效率的人机界面,使用彩色显示器,在工作站执行 • 智能 BITE,内置测试设备,具有诊断远程控制和性能监督功能 • 易于配置以适应客户需求
航站楼区域内起飞的飞机。精密进近雷达可在所有天气条件下执行引导着陆。操作设备包括最新的显示和通信自动化设备。管制员位置配备多功能、多模式数字彩色显示器和全套通信设备,可满足所有管制员的任务要求。为支持着陆条件的变化,跑道变更由远程控制处理。移动版本将 ASR 和 PAR 天线安装在单个拖车中,外加一个全功能四位置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