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的研究阐明了心身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组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称为肠脑轴)之间的双向通信。心理疾病受到精神因素影响或加剧的身体疾病,已显示与肠道微生物组组成的改变相关。营养不良是微生物群落中的失衡,与各种心理状况有关,包括肠易激综合症(IBS),抑郁症和焦虑。机械上,肠道微生物组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脑功能和行为,包括神经活性化合物的产生,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迷走神经。研究表明,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例如短链脂肪酸(SCFA)和色氨酸代谢产物,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系统,从而有助于心理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此外,益生菌,益生元和饮食修饰等干预措施在调节肠道菌群和减轻这些疾病的症状方面已显示出希望。了解肠道连接为针对微生物组治疗心身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力,强调了在这个跨学科领域继续进行研究的需求。
I.引言是最广泛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这似乎是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肥胖症的发生率上升。II型糖尿病与人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占该疾病所有病例的90%至95%。作为糖尿病控制的突出度量,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靶标。遵守医疗指示和自我保健活动对于由于疾病的慢性性质而实现糖尿病的治疗目标至关重要;但是,合规性也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已被推向最前沿,因为对乔治·恩格尔(George Engel)的慢性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及他的说法,他们认为这些疾病需要更全面的理解。当前的研究努力应对对血糖控制产生影响的人类心理学的主要方面。I型和II型糖尿病都是不同的疾病。疾病模式似乎是通过I型病例中的生物变量来驱动的。但是,II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组中更为常见,现在看来,除了遗传易感性,生活方式和相关心理因素外,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这种关注,II型患者是这项研究的主要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