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点云分离为地面点和非地面点是处理用于各种应用的机载激光扫描 (ALS) 数据的重要步骤。基于插值的滤波算法通常用于滤波 ALS 点云数据。然而,大多数传统的基于插值的算法在保留突变地形特征方面表现出缺点,导致这些区域的算法精度较差。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表面插值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多级层次结构,使用布料模拟和地形起伏幅度。该方法使用三个层次的临时数字高程模型 (DEM) 栅格表面和薄板样条 (TPS) 插值,基于自适应残差阈值将地面点与未分类点分离。采用布料模拟算法生成足够有效的初始地面种子,以构建高质量的地形表面。根据被检查区域的起伏幅度自适应地构建残差阈值,以在分类过程中捕捉复杂的景观特征。使用来自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ISPRS) 委员会的 15 个样本来评估所提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平坦区域和陡峭区域都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滤波结果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遗漏错误率最低;特别是,所提方法保留了陡坡和阶地等不连续的地形特征。
可再生能源在照明、汽车、电力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各种智能物联网(IoT)设备被部署。然而,在能源管理领域,可再生能源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双向不匹配将极大地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效率。此外,能源数据的安全威胁和用户的隐私泄露可能会阻碍智能物联网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实现需求和可再生能源供应之间的一致性和平衡性以及如何保障智能物联网设备的安全和隐私成为节能智能环境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安全智能的智能物联网设备能源数据管理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和安全密码学原语,所提出的方案实现了智能环境中高效、安全的能源利用。具体而言,所提方案旨在提高智能环境多维度的能源利用效率。为了实现智能物联网设备的细粒度能源管理,所提方案考虑并实现了三个不同维度的策略。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应用并融入到能源管理方案中。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充分利用智能物联网设备中的可再生能源。
随着云计算等现代计算技术的进步,数据处理和加密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场竞赛中,对在加密域中成功存储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以避免共享网络中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量子混沌系统的语音加密算法的新方法。在所提出的方法中,语音样本的经典比特最初通过秘密偏振角以非正交量子态编码。在量子域中,编码后的语音样本根据受控非门进行位翻转操作,然后进行阿达玛变换。通过阿达玛变换实现阿达玛和标准基中量子态的完全叠加。使用改进的퐿̇푢-超混沌系统生成C-NOT门和阿达玛门的控制位。超混沌系统的秘密非正交旋转角和初始条件是确保所提算法安全性的关键。在量子域和经典域中分析了所提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基于上述原理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语音加密算法具有更宽的密钥空间、更高的密钥灵敏度以及对各种差分和统计密码攻击的鲁棒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案,通过对二维信息载体进行编码,实现动态湍流介质中高保真安全的自由空间光信息传输。将数据转换成一系列二维图案作为信息载体。开发了一种新的差分方法来抑制噪声,并生成一系列随机密钥。将不同数量的吸收滤波器任意组合放置在光通道中,以生成具有高度随机性的密文。实验证明,只有使用正确的安全密钥才能检索明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有效。所提方法为在自由空间光通道中通过动态湍流介质实现高保真光信息传输开辟了一条途径。
提出了一种微电网极端条件下系统恢复能力的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灾前预防和灾后恢复,由以用户满意度为目标的上层优化模型和以经济运行与恢复能力最优为目标的下层优化模型组成。提出了一种融合惯性权重和Lévy飞行等策略的混合Pelican算法。与测试函数的数值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针对小概率、高破坏性的场景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所提算法在解决微电网最优经济运行与恢复能力问题上具有更强的优越性。
本研究的主要动机是调查 COVID-19 大流行,自该流行病首次出现在中国武汉以来,它就对全世界构成了重大威胁。预测 COVID-19 病例数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实施了一种基于整流线性单元技术的人工神经网络,利用从 2020 年 2 月 25 日确诊前两例病例之日起至 2020 年 7 月 10 日的 137 天 COVID-19 病例先前数据,预测巴基斯坦 COVID-19 的死亡、康复和确诊病例数。将收集的数据分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用于测试所提技术的效率。此外,在对整个可用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时,所提技术还对未来 7 天做出了未来预测。
摘要 — 独立成分分析是无监督自适应滤波领域的一个难题。最近,人们对使用几何优化进行自适应滤波的兴趣日益浓厚。ICA 算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比函数的选择以及用于获得分离矩阵的优化算法。本文从优化的角度关注标准线性 ICA 问题。众所周知,经过预白化过程后,可以通过在合适流形上进行优化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在单位球面上的近似牛顿法来解决单单位 ICA 问题。讨论了局部收敛性质。通过数值实验研究了所提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著名的 FastICA 算法可以看作是我们算法的一个特例。此外,还讨论了所提算法的一些概括。关键词——几何优化,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标量移位策略,局部收敛
339 11.8 (2) 对 339 11.8 (2) 作出决定的日期和目的 339 11.8 (2) 关于重新确立权利请求 339 的决定的日期和类型 339 11.9 (1) 案件中止日期 339 11.9 (1)第 13 条所指的暂停日期339 11.9 (2) 案件恢复日期 339 II.9 (2) 第 13 条规则所述案件 339 继续审理日期 339 11.9 (3) 案件中断日期 339 11.9 (3) ) 中断日期就第 90 条所提述的 339 而言11.9 (4) 第 339 号案件恢复审理的日期 11.9 (4) 第 90 条所提述的第 339 号案件恢复审理的日期 11.12 变更339 341 11.13 整改 341 11.13 整改 341
摘要:面向太阳的姿态控制是大多数微纳卫星最重要的姿态控制方式之一,直接影响在轨能量获取,因此采用最简单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最可靠的算法实现面向太阳的姿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纯磁控制的面向太阳自旋稳定微纳卫星姿态控制方法,控制过程分为初始阻尼阶段、太阳对准阶段、自旋加速阶段和自旋稳定阶段4个阶段。所提方法考虑了轨道阴影区、太阳敏感器及太阳板偏置安装、太阳敏感器视场限制以及环境扰动力矩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评估了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搭载太阳敏感器和三轴磁力计作为姿态传感器、3个正交安装磁力矩器作为姿态执行器的卫星。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地磁场能够提供足够姿态控制扭矩的地球轨道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