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 (DCM) 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病,其特征是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在没有冠状动脉疾病、动脉高血压、瓣膜或先天性疾病的情况下。DCM 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结合引起的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DCM 主要影响 20 至 50 岁之间的男性,被认为是心力衰竭 (HF) 的主要原因之一和心脏移植的主要指征。基于指南的 HF 治疗是 DCM 患者管理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基因治疗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已成为有前途的策略。在本综述中,我们总结了 DCM 患者的相关临床问题和当前治疗,包括基因评估的作用。
功能研究至关重要,包括心电图以评估心率、心律和传导,超声心动图以测量心室大小、功能和壁厚度,以及对于有 CAD 风险的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阻塞性 CAD。心血管磁共振 (CMR) 也有助于病因评估。先前的研究表明,在经冠状动脉造影分类为非缺血性 DCM 的患者中,多达 13% 的患者可能出现与潜在缺血性病因一致的晚期钆增强 (LGE) 模式。4 目前尚不清楚 LGE 模式的适当病因含义,尤其是对于冠状动脉阻塞正常或轻微且没有已知风险因素的患者,甚至对于 CAD 风险极小的 20 至 30 岁患者。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了解 LGE 的病因和意义,早期的共识是缺血型 LGE 典型表现为心内膜下或透壁性瘢痕。5 这种典型的缺血型 LGE 可以用缺血的病理生理学来解释,即坏死波阵面始于心内膜下,并向心外膜移动,最后变成透壁性。缺血型 LGE 应始终涉及心内膜下,并应定位于心外膜动脉的灌注区域。尽管 CMR 可能提示缺血型 LGE 的病因是与 CAD 相关的心肌梗死或栓塞现象,但病史和临床数据对于做出此类区分至关重要。此外,缺血型 LGE 也可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如结节病、淀粉样变性、法布里病等)中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关键 CMR 特征和临床数据有助于确定最终病因。5 此外,尽管 LMNA 心肌病的基因特异性研究已显示跨壁 LGE,但 LGE 模式尚未与 DCM 遗传学的广度完全整合。6,7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儿童严重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可导致心力衰竭、猝死、血栓栓塞、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本文就儿童DCM基因型和表型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DCM的遗传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表明,DCM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已鉴定出100多个与DCM相关的基因,主要涉及钙离子处理、细胞骨架、离子通道等功能。人类基因组变异与表型相关,DCM表型受整个基因组中大量遗传变异的影响。DCM儿童遗传异质性高,发病早、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遗传结构与成人扩张型心肌病有显著差异,需要通过临床表型分析、家族性共遗传研究和功能验证等方法进行分析。明确基因型-表型关系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改善预后,并指导通过基因检测发现的基因型阳性和表型阴性患者的后续治疗,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新的致病基因和突变,加强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以促进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CC-BY-NC-ND 4.0 国际许可证(未经同行评审认证)是作者/资助者,他已授予 bioRxiv 永久展示预印本的许可。它是此预印本的版权持有者此版本于 2025 年 1 月 28 日发布。;https://doi.org/10.1101/2025.01.02.630345 doi:bioRxiv 预印本
作用(图 1)。肌联蛋白是由 TTN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肌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协助调节心肌收缩。1,2 作为已知的最大的人类蛋白质,肌联蛋白由大约 33,000 个氨基酸组成,对于维持肌肉细胞的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1 它的大尺寸也使其容易发生失调,从而导致各种心肌病。3 肌联蛋白有多种亚型,其中 N2B 和 N2Ba 在心脏中最为普遍。2 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强调了 TTN 基因的变化如何导致扩张型心肌病 (DCM)。3 了解该基因致病变异的机制和病理生理学仍然是准确的基因型-表型关联的挑战,最终将改善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的传统定义是,在没有异常负荷条件(如原发性瓣膜疾病)或足以导致心室重塑的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情况下,存在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或收缩功能障碍。这一定义被认为过于严格,因为不伴有扩张的左心室运动减少可能是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期表现。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或后天因素(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后天因素包括感染、毒素、癌症治疗、内分泌病、怀孕、心动过速和免疫介导疾病。5-15% 的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携带可能致病或致病基因变异(即基因突变)。因此,诊断测试和治疗方法应始终考虑遗传和后天因素。该研讨会将重点关注当前的多维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讨论可能推动未来治疗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旨在修复或替换现有的基因突变,或针对遗传性或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定炎症、代谢或促纤维化驱动因素。
在 SID-DCM 患者中,1 年随访中显示左心室逆向重塑 (LVRR) 的患者百分比,按 P/LP 变异的存在进行分层。
值为 n。*15 人被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1 人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1 人被诊断为限制型心肌病。† 11 人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6 人被诊断为非缺血性心肌病。‡ 仅限男性半合子。
英格兰东部是独角兽企业和各种扩张型企业的摇篮,涉及网络、电信和移动、生命科学、清洁技术/净零排放、农业科技、教育科技、金融科技/保险科技和移动性以及 B2C 等领域。长期的成功经验造就了创始人退出后的广泛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将继续投资于高潜力的初创企业。电信、生物技术、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建立了本地供应链。该地区种类繁多的大学和学院为各个级别的人才库提供了资源。凭借可以支持高风险和颠覆性技术的耐心资本,该地区拥有将资源集中在现有扩张型企业上并在未来维持更多扩张型企业所需的所有要素。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 (DCM) 是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具有遗传因素。DCM 发病和进展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寻找新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以辅助治疗和诊断 DCM。方法:探索基因表达综合 (GEO) 数据库,提取两个微阵列数据集 GSE120895 和 GSE17800,随后将它们合并为一个队列。在 DCM 组和对照组中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然后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以确定核心模块。通过基因显着性 (GS) 和模块成员资格 (MM) 值识别核心节点,并通过 Lasso 回归模型预测四个枢纽基因。在数据集 GSE19303 中进一步验证四个枢纽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诊断价值。最后,确定了潜在的治疗药物和调节基因的上游分子。结果:绿松石模块是 DCM 的核心模块。鉴定出四个枢纽基因:GYPC(糖蛋白C)、MLF2(髓系白血病因子2)、COPS7A(COP9信号体亚基7A)和ARL2(ADP核糖基化因子类GTPase 2)。随后,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枢纽基因在数据集和验证模型中的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还鉴定出四种潜在的调节剂和七种化学物质。最后,成功进行了基因编码蛋白与小分子药物的分子对接模拟。结论:结果表明ARL2、MLF2、GYPC和COPS7A可能是DCM的潜在基因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