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能量收集设备是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硅太阳能电池等大中型设备已经彻底改变了能源生产方式,但小型个人设备仍然不切实际。[1] 市场上缺乏小型能量收集设备的原因是,此类设备可捕获的能量相对较少,并且在从设备中提取能量以供使用(电源管理)时会产生损耗。事实上,室内光收集的可用能量比室外光收集低三个数量级(表 1)。[2] 虽然可以通过优化材料界面和电子电路来改善能量提取的损耗,但可供收集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为了提供更高的能量和功率输出,必须找到能够提高总可用环境能量利用率的小型能量收集器。传统的能量收集器主要集中于单一能量源,包括机械能(力[3,4]和摩擦能[5])、电磁能(光和磁体[6])或热能,并且在提高其效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摘要 — 更高的片上电流需求会导致供电网络的功率效率降低,这是由于电流路径内的分布损耗造成的。高压电源架构和封装内稳压器 (VR) 拓扑可以通过减少分布损耗来提高系统功率效率。然而,由于高压注入和与敏感电子设备的距离很近,电磁干扰 (EMI) 可能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分布式拓扑的新型基于变压器的电感、电感、电容 (LLC) 谐振转换器,用于负载点直流-直流转换。与具有相同降压比的单分支 LLC 谐振转换器相比,分布式拓扑的 EMI 降低了 3 倍以上。已经开发出封装内 VR 的原型。实验结果证明其与 EMI 分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由于这种分布式转换器系统的 EMI 较低,因此适合应用于系统级封装、无线设备和物联网。
将输出变压器集成到功率转换电子设备中 利用 WBG 半导体的高开关速度、电压和温度性能 高频变压器的核心材料一直是事后才考虑的事情(目前没有一种材料可以满足所有需求) 材料要求: 在 10-200 kHz 频率范围内损耗低
建立稳健且无条件安全的量子网络的主要要求是在现实信道上建立量子非局域相关性。虽然无漏洞的贝尔非局域性测试允许在这种与设备无关的环境中进行纠缠认证,但它们对损失和噪声极为敏感,而这些损失和噪声在任何实际通信场景中都会自然出现。量子转向通过以不对称的方式重新构建贝尔非局域性,放松了其严格的技术限制,仅在一侧有一个可信方。然而,量子转向测试仍然需要极高质量的纠缠或非常低的损失。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量子转向测试,它利用高维纠缠的优势,同时具有抗噪性和抗损失性。尽管我们的转向测试是为量子比特构建的,但它是为单探测器测量而设计的,能够以时间高效的方式弥补公平采样漏洞。我们通过实验演示了多达 53 个维度的量子控制,摆脱了公平采样漏洞,同时实现了损耗和噪声条件,相当于 79 公里电信光纤的 14.2 dB 损耗和 36% 的白噪声,从而展示了相对于基于量子比特的系统所取得的改进。我们继续展示了高维度的使用如何反直觉地大幅缩短总测量时间,使量子控制违规几乎快了 2 个数量级,而只需将希尔伯特空间维度加倍即可实现。我们的工作最终证明了高维纠缠在损耗、噪声和测量时间方面为量子控制提供了显著的资源优势,并为具有终极安全性的实用量子网络打开了大门。
摘要 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器(MPPC)因损耗低、自愈能力强等优点,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等效串联电阻的增加和电容量的减小,MMC中MPPC的性能随时间推移而劣化,因此MPPC的可靠性分析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腐蚀失效的有限元法(FEM)来分析MPPC的可靠性。首先,建立MPPC的等效电模型和实际热模型,计算MPPC的损耗和温度分布。其次,利用FEM模型对MPPC的腐蚀失效进行分析和仿真,利用聚丙烯薄膜老化模型建立MPPC的寿命模型,并通过传统腐蚀失效寿命模型和浮充老化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在MMC模型中提取各子模块(SM)的电压,结合FEM模型和寿命模型分析各SM中MPPC的寿命。结果表明,在MMC中,靠近直流线或中间部分的各臂中的SM具有较短的MPPC寿命。
• 典型无线电通信系统概述(示意图、规格、操作模式、测试) - 接收器,(选择性、灵敏度、失真度……) - 发射器(功率、范围、效率、约束……) - 射频电力线(同轴电缆、馈线……) - 天线(阻抗、增益、方向性、范围、形状、损耗、SWR) - 耦合器(功能和效用) - 控制面板 - 连接器、接地平面、用户界面 - 测试和故障排除基础
K29.002:超导量子材料与系统 (SQMS) – 新的 DOE 国家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中心 M41.009:可调 transmon 量子比特的长期尺度能量弛豫动力学作为损耗计量工具 N27.006:超导量子材料与系统 (SQMS) 研究中心的量子信息科学生态系统工作 N51.004:方八边形晶格上 Kitaev 自旋模型的非线性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