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的目的:本教程的目的是介绍如何处理智能配电网中的隐私问题,包括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共享和网络安全方面。本教程的第一部分将致力于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并促进数据共享。在对数据共享的新技术(区块链、噪声注入技术等)进行广泛概述后,将致力于两个方面,即 i)隐私保护数据分析方法,以及 ii)数据定价或估值方法。为此,将介绍配电系统中的相关统计方法和数据驱动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设置(例如联邦学习、差异隐私等)的最新进展,以实现数据共享。作为补充,将总结和比较电力和能源行业的数据交易机制和数据价值量化方法。本教程的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与 SCADA 网络、入侵检测以及终端和遗留设备安全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和技术。目标不仅是了解当今使用的关键风险和技术,而且还要预见可以提高未来智能配电网络的网络安全性和弹性的创新。
摘要。数字孪生是指任何现实世界对应物的数字表示,允许对其进行管理(从简单的监控到自主)。该概念的核心是包含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为了使所有生命周期各方都能参与,数字孪生应该提供可共享的数据库。因此,完整性和机密性问题迫在眉睫,将安全性变成主要要求。但是,鉴于数字孪生范式仍处于早期阶段,大多数工作尚未考虑安全性。分布式账本为多方数据共享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强调了完整性等安全特性。为此,我们研究了分布式账本在安全数字孪生数据共享中的适用性。我们通过确定数字孪生数据共享的要求来克服当前基础设施挑战,从而为当前文献做出贡献。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安全数字孪生数据共享框架。一个结论性的用例展示了需求的满足,随后进行了重要的讨论,提出了未来工作的途径。
该用例结构性报告是通过与东南亚国家(东盟)成员国和日本的各种专家进行多次讨论来开发的,以具体化目标用例。专家包括来自行业协会和私营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我们还进行了深入的台式研究,全球最佳实践基准以及对数据共享平台的本地和全球专家的多次访谈。通过这些讨论和访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数据共享中的当地痛点和挑战,对我们的数据共享计划产生影响,并建立对我们用例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共识。通过反思东亚和东亚地区的独特环境和状况,我们同意了针对用例设计和实施中当地痛点和挑战的需求。
本教程的目的:本教程旨在介绍如何处理智能配电网中的隐私问题,包括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共享和网络安全方面。本教程的第一部分将专门介绍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并促进数据共享。在概述数据共享的新技术(区块链、噪声注入技术等)之后,我们将致力于两个方面,即 i)保护隐私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 ii)数据定价或估值方法。为此,我们将介绍配电系统中的相关统计方法和数据驱动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设置(例如联邦学习、差异隐私等)的最新进展,以实现数据共享。此外,我们还将总结和比较电力和能源行业的数据交易机制和数据价值量化方法。本教程的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与 SCADA 网络、入侵检测以及终端和传统设备安全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和技术。目的不仅是了解当今使用的关键风险和技术,而且还要预见可以提高未来智能配电网络的网络安全性和弹性的创新。
在数字经济中保持领先地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它需要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设计一个数据共享制度,严格保护消费者数据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又不施加可能阻碍新市场进入者和扼杀创新的监管负担。其次,它要求在消费者和企业偏好的变化以及技术创新都经常超过新监管和治理措施的环境中,有极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与大多数变革性创新一样,数据共享过程的监管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边做边学”的过程。无论国内数据共享框架涉及哪些行业,该框架都必须是“活的”,随时准备承认错误并做出改变。
程序,并证明其以公平一致的方式应用,并符合国务卿的批准书、2012 年 EPB 条例(经修订)和其他相关立法要求,如现行数据保护立法,以及计划运营要求 (SOR) 中规定的运营要求。如果认证计划与该建筑物的所有者、房东或占用人(授权人)或经授权人同意的第三方共享“评估数据”,则认证计划必须向 DLUHC(或其指定的审计师)证明该计划的数据共享过程符合 EPB 条例和数据保护立法。认证计划将被要求制定一份数据共享计划,明确说明如何管理数据共享过程并遵守立法和其他数据保护要求。该计划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程序:
I.简介物联网(IoT)涵盖了包括智能城市,运输,医疗保健和能源管理在内的各种应用程序,可显着增强用户体验和服务[6] [10]。预测表明,物联网市场将见证指数增长,到2024年,投资达到43万亿美元,超过300亿链接的连接设备,产生了大量的数据,需要有效的管理和共享[10]。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有效数据共享增强了上下文理解,实现了协调的行动和智能决策[3] [5]。但是,诸如缺乏信任,数据篡改,未经授权的访问和隐私涉及的挑战阻碍了有效的数据共享,从而导致数据孤岛妨碍IOT开发[7] [8]。将区块链技术集成到物联网数据共享框架中提供了防篡改和透明的结构,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促进IoT生态系统参与者的信任[2] [6]。已经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方法来解决工业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从而提高了物联网网络的可靠性[4] [18]。本项目提出了一个基于边缘的区块链安全数据共享方案(EB-SDSS),该方案结合了边缘计算和区块链技术,以解决潜伏期,隐私和性能挑战,从而在IOT环境中实现安全有效的数据共享[1] [14] [15]。
Thanos Papadopoulos、Uthayasankar Sivarajah、Konstantina Spanaki、Stella Despoudi、Angappa Gun- nasekaran。社论:人工智能 (AI) 和制造业、生产和运营管理研究中的数据共享。国际生产研究杂志,2022 年,人工智能 (AI) 和制造业、生产和运营管理研究中的数据共享,60 (14),第 4361-4364 页。10.1080/00207543.2021.2010979。hal-03766170
摘要 本报告重点关注 WP 2 的平台部分,即智能奥塔涅米的平台和连接。WP 2 的连接部分已在单独的报告中报告。智能奥塔涅米是一个连接专家、组织、技术和试点项目的创新生态系统。该项目专注于智能能源,以促进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该生态系统正在通过试点开发和试验新技术。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连接和数据平台是跨行业服务链的关键推动因素之一,可实现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并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该报告描述了数据平台的概念如何在 WP 2 中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继续实施现有的 VTT 研究平台,以便在智能奥塔涅米进行用例试验,然后开始规划商业平台。报告首先讨论了数据市场总体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建筑环境中的数据利用率。随后,报告详细介绍了当前的 VTT 研究平台,例如,多种数据收集来源、数据服务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然后,报告介绍了 VTT 研究平台的最终用户应用程序。最后,报告讨论了数字数据共享的当前挑战,并报告了商业数据平台的要求。报告发现,组织间数据共享需要时间,并且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数据共享通常需要实施 API 基础设施,这会产生成本。此外,公司仍然缺乏使用和获取数据的用例和能力。缺乏数据共享的通用规则也会减缓数据共享成功案例的发展。报告讨论了商业平台的十项要求:平台所有者、数据所有权、数据可用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元数据、数据安全性、遵守 GDPR、数据访问控制、不同的性能要求和数据共享合同。保密性 公开
改善紧急通信中心 (ECC) 与急救人员之间以及跨辖区的数据通信对于机构响应和改善生命安全结果至关重要。辖区之间几乎没有数据共享,这对应急响应产生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在跨辖区事件中,缺乏数据共享会影响周边通信中心提供协调响应和援助的能力。国家 911 计划 (Program) 隶属于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紧急医疗服务办公室,该计划认识到实现计算机辅助调度 (CAD) 系统互操作性和无缝数据共享存在挑战。该计划委托了 CAD 互操作性项目来研究 CAD 互操作性并确定可以实施哪些解决方案以进一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无缝数据共享。Mission Critical Partners, LLC (MCP) 获得了该项目。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该计划召集了一群代表北美各地 ECC 的利益相关者参加研讨会,讨论他们在 CAD 数据互操作性方面的经验、成功和挑战。利益相关者确定了无缝互操作性的许多障碍,包括构建与另一个 CAD 的双向接口的总体成本和复杂性,但也确定了以下是互操作性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