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发起的有关未来航空通信的研究起源于 2003 年国际民航组织第 11 届空中导航会议 (AN-Conf/11) (ICAO AN-Conf/11, 2003)。AN-Conf/11 在结论中同意,航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必须不断发展,以适应新功能,并在全球 ATM 运营概念框架内提供足够的容量和质量,以支持不断发展的空中交通管理 (ATM) 要求。因此,会议提出了建议,以满足采用渐进式方法的需要,同时确保空中/地面 (a/g) 通信的全球互操作性,并要求调查未来 a/g 通信的技术替代方案并对选定的方案进行标准化。会议讨论强调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实施系统的要求,并强调要特别注意谨慎使用(有限的)可用频谱以及适当考虑过渡方面。最后,AN-Conf/11 强调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特别是在空中/地面通信领域。根据会议建议,欧洲空中导航安全组织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决定建立专门的工作安排
– 奥地利空间局 (ASA)/奥地利。 – 比利时科学政策办公室 (BELSPO)/比利时。 – 中央机械制造研究院 (TsNIIMash)/俄罗斯联邦。 – 中国卫星发射和跟踪控制总院、北京跟踪和通信技术研究所 (CLTC/BITTT)/中国。 – 中国科学院 (CAS)/中国。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AST)/中国。 – 英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SIRO)/澳大利亚。 – 丹麦国家空间中心 (DNSC)/丹麦。 – 航空航天科学和技术部 (DCTA)/巴西。 – 电子和电信研究所 (ETRI)/韩国。 – 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 (EUMETSAT)/欧洲。 –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 (EUTELSAT)/欧洲。 – 地理信息和空间技术发展局 (GISTDA)/泰国。 – 希腊国家空间委员会 (HNSC)/希腊。 – 希腊空间局 (HSA)/希腊。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印度。 – 空间研究所 (IKI)/俄罗斯联邦。 –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 (KARI)/韩国。 – 通信部 (MOC)/以色列。 – 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 (MBRSC)/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研究所 (NICT)/日本。 –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美国。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空间局 (NSARK)/哈萨克斯坦。 – 国家空间组织 (NSPO)/中国台北。 – 海军空间技术中心 (NCST)/美国。 – 荷兰空间办公室 (NSO)/荷兰。 – 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 (KFKI)/匈牙利。 – 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 (TUBITAK)/土耳其。 – 南非国家空间局 (SANSA)/南非共和国。 – 空间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 (SUPARCO)/巴基斯坦。 – 瑞典空间公司 (SSC)/瑞典。 – 瑞士空间办公室 (SSO)/瑞士。 – 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美国。
第 1 章 战术数据链简介 背景 第 2 章 了解 Link 16 第 1 部分 Link 16 简介 第 A 节 概述 第 B 节 Link 16 J 系列消息 第 C 节 Link 16 架构概述 第 D 节 Link 16 架构的功能 第 E 节 附加功能摘要 第 2 部分 终端和接口 第 A 节 Link 16 数据终端 第 B 节 语音传输和接收 第 C 节 JTIDS TACAN 端口接口 第 3 部分 时分多址架构 第 A 节 TDMA 和 Link 16 网络 第 B 节 Link 16 终端消息类型 第 C 节 时隙内 第 4 部分 Link 16 频谱运营商 第 A 节 Link 16 频率 第 B 节 干扰保护功能 第 C 节 时隙占空比 第 5 部分 Link 16 网络的功能和特性 第 A 节 参与组 第 B 节 时隙分配 第 C 节 网络角色 第 D 节 网络入口 第 E 节 精确参与者定位和识别 第 F 节 中继 第 G 节 通信安全 第 H 节 多网 第 I 节 范围扩展技术
第 1 章 战术数据链简介 背景 第 2 章 了解 Link 16 第 1 部分 Link 16 简介 第 A 节 概述 第 B 节 Link 16 J 系列消息 第 C 节 Link 16 架构概述 第 D 节 Link 16 架构的功能 第 E 节 附加功能摘要 第 2 部分 终端和接口 第 A 节 Link 16 数据终端 第 B 节 语音传输和接收 第 C 节 JTIDS TACAN 端口接口 第 3 部分 时分多址架构 第 A 节 TDMA 和 Link 16 网络 第 B 节 Link 16 终端消息类型 第 C 节 时隙内 第 4 部分 Link 16 频谱运营商 第 A 节 Link 16 频率 第 B 节 干扰保护功能 第 C 节 时隙占空比 第 5 部分 Link 16 网络的功能和特性 第 A 节 参与组 第 B 节 时隙分配 第 C 节 网络角色 第 D 节 网络入口 第 E 节 精确参与者定位和识别 第 F 节 中继 第 G 节 通信安全 第 H 节 多网 第 I 节 范围扩展技术
摘要 — 在国际民航组织 AMS(R)S SARPs 文件 [1] 的范围内,欧洲空中交通管制组织 NEXUS 小组提出了三类(A、B 和 C 类)空中交通管理 (ATM) 通信性能要求,以满足未来海洋和大陆空域的运营需求。这些类别将涵盖首先基于轨迹的运营(SESAR Step2/Class B),以及之后基于性能的运营(SESAR Step3/Class A),同时保持与现有卫星通信 (SatCom) 系统的兼容性,以实现当前海洋地区基于时间的 ATM 运营(SESAR Step1/Class C)。本文旨在介绍 ATM 的 SatCom 系统在长期支持未来通信基础设施 (FCI) 中最苛刻的 SESAR 服务(即全 4D)时能够达到的(Class A)性能值。正如 SESAR 总体规划文件 [2] 所述,该 SatCom 系统被视为通信导航和监视 (CNS) 推动者,主要侧重于为通信服务提供支持。为此,首先确定了在 SESAR P15.2.6 项目范围内定义的长期服务要求。然后,介绍了在 ANTARES(基于卫星的航空资源)项目 [3](ESA Iris 计划的一部分)框架内进行大量模拟后获得的性能值 [4]。在 ANTARES 项目中,已经定义了一种新的通信标准 (CS) 来应对
第 1 部分 Link 16 简介 第 A 节概述 第 B 节 Link 16 J 系列消息 第 C 节 Link 16 架构概述 第 D 节 Link 16 架构的功能 第 E 节附加功能摘要 第 2 部分终端和接口 第 A 节 Link 16 数据终端 第 B 节语音传输和接收 第 C 节 JTIDS TACAN 端口接口 第 3 部分时分多址架构 第 A 节 TDMA 和 Link 16 网络 第 B 节 Link 16 终端消息类型 第 C 节时隙内 第 4 部分 Link 16 频谱运营商 第 A 节 Link 16 频率 第 B 节干扰保护功能 第 C 节时隙占空比 第 5 部分 Link 16 网络的功能和特性 第 A 节参与组 第 B 节时隙分配 第 C 节网络角色 第 D 节网络入口 第 E 节精确参与者定位和识别 第 F 节中继 第 G 节通信安全 第 H 节多网 第 I 节范围扩展技术
第 1 章 战术数据链简介 背景 第 2 章 了解 Link 16 第 1 部分 Link 16 简介 第 A 节 概述 第 B 节 Link 16 J 系列消息 第 C 节 Link 16 架构概述 第 D 节 Link 16 架构的功能 第 E 节 附加功能摘要 第 2 部分 终端和接口 第 A 节 Link 16 数据终端 第 B 节 语音传输和接收 第 C 节 JTIDS TACAN 端口接口 第 3 部分 时分多址架构 第 A 节 TDMA 和 Link 16 网络 第 B 节 Link 16 终端消息类型 第 C 节 时隙内 第 4 部分 Link 16 频谱运营商 第 A 节 Link 16 频率 第 B 节 干扰保护功能 第 C 节 时隙占空比 第 5 部分 Link 16 网络的功能和特性 第 A 节 参与组 第 B 节 时隙分配 第 C 节 网络角色 第 D 节 网络入口 第 E 节 精确参与者定位和识别 第 F 节 中继 第 G 节 通信安全 第 H 节 多网 第 I 节 范围扩展技术
第 1 章 战术数据链简介 背景 第 2 章 了解 Link 16 第 1 部分 Link 16 简介 第 A 节 概述 第 B 节 Link 16 J 系列消息 第 C 节 Link 16 架构概述 第 D 节 Link 16 架构的功能 第 E 节 附加功能摘要 第 2 部分 终端和接口 第 A 节 Link 16 数据终端 第 B 节 语音传输和接收 第 C 节 JTIDS TACAN 端口接口 第 3 部分 时分多址架构 第 A 节 TDMA 和 Link 16 网络 第 B 节 Link 16 终端消息类型 第 C 节 时隙内 第 4 部分 Link 16 频谱运营商 第 A 节 Link 16 频率 第 B 节 干扰保护功能 第 C 节 时隙占空比 第 5 部分 Link 16 网络的功能和特性 第 A 节 参与组 第 B 节 时隙分配 第 C 节 网络角色 第 D 节 网络入口 第 E 节 精确参与者定位和识别 第 F 节 中继 第 G 节 通信安全 第 H 节 多网 第 I 节 范围扩展技术
简介和问题陈述 数据链路主要是飞机和地面站(如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航空公司)之间的双向通信,用于交换数字信息。目前,最常见的情况是,当传统的模拟语音通信不再可能时,通常是在穿越海洋环境时,才会使用数据链路。未来的空中交通管理 (ATM) 环境不再完全依赖模拟语音消息来交换信息。毫无疑问,无论是下一代空中交通服务 (ATS) 还是航空运营通信 (AOC),从模拟语音到以数字数据通信为主的过渡都将迫在眉睫。此外,随着对机上娱乐 (IFE)(例如航空乘客通信 - APC)应用(如客舱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长,使用永久数据链路已成为满足用户请求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