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ziekan, K. (2008)。城市新人的交通体验——学习阶段、系统困难和信息搜索策略。第 87 届 TRB 会议论文集,2008 年 1 月,华盛顿特区/美国 II. Dziekan, K.(印刷中)。人们对公共交通出行选择了解多少?通过电话访谈调查瑞典斯德哥尔摩住宅区公共交通的记忆表征。交通 III. Dicke, M. 和 Dziekan K.(手稿中)。减少不确定性并支持公共交通出行信息中的认知地图。IV. Dziekan, K. 和 Sedin, S. (2005)。客户对瑞典斯德哥尔摩实施主干线公交网络的反应。2005 年国际公共交通联盟 (UITP) 会议论文集,罗马/意大利 V. Dziekan, K. (2007)。新的主干线公交网络线路对居民公共交通认知地图质量的影响。 2007 年世界交通研究大会 (WCTR) 论文集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这篇跨学科论文结合了心理学和交通规划知识。研究了三个主要问题:1)人们对公共交通系统有什么概念和想法(认知用户视角)?;2)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哪些定位和信息因素提高了易用性,使大都市地区的公共交通使用更简单、更高效?;3)如何衡量公共交通路线的易用性?使用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2002 年至 2007 年间,共进行了九项不同的研究:对单个交换生的深入研究、对交换生的访谈研究、对交换生的问卷调查、对选定公交车站的旅客进行的前后访谈研究、对居民进行的前后电话访谈研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专家问卷调查、对旅客的行为观察研究、对有轨电车线路旅客进行的前后问卷调查以及车载问卷调查。为了分析认知用户视角,引入了记忆表征这一术语,它包括公共交通系统的认知地图和额外知识,例如服务频率。记忆表征受经验影响。提出了未知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三个学习阶段,并描述了通用信息搜索脚本。提出了一种关于公共交通知识组织的新方法:底层是存在公共交通选项,下一层是交通方式的识别,层次结构的最高层是线路代码。在第二层,即公共交通方式中,提出了公共交通选项知识的层次结构。假设有三个因素会影响线路在人们记忆中的呈现程度:可见性、直线路线布局和标签。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哪些方向和信息因素可以提高易用性,即与认知用户视角相匹配?研究发现,主干线公交线路提高了易用性和站点实时信息,可以产生各种积极影响。解释和扩展了优质地图的作用,并指出了整个旅行链中信息一致性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系统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交互,并且相互影响。此外,还就如何将系统与认知用户视角进行恰当的匹配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具体提示。这就是第三个研究问题的来源:如何衡量公共交通系统的易用性?定义和测量易用性的迭代过程产生了一个量表,该量表可以很好地测量所定义的概念,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最后的讨论强调了这篇论文对科学的贡献,并提出了一些进一步研究的可能途径。这篇论文由一个摘要和八篇论文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