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道地药材质量保障与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730。3.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基于计算化学的天然抗肿瘤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16。4. 河南大学药学院、抗病毒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封 475000。5.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郑州 450002。6.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8. 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广东省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市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核医学科,广东深圳 518020。
背景: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预测临床结果并开发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的靶向疗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研究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 (NOD) 样受体蛋白 3 (NLRP3) 通路的表达模式及其在 AML 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来自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GEO) 的微阵列数据和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的转录组数据检查了 TXNIP/NLRP3 通路在 AML 患者中的预后价值,以开发预后模型,并通过定量实时 PCR (qRT-PCR) 在来自暨南大学 (JNU) 数据库的 26 名 AML 患者和 18 名健康个体的验证队列中验证结果。结果:GSE13159数据库分析显示,AML患者TXNIP/NLRP3通路中TXNIP、白细胞介素1β(IL1B)显著上调,caspase1(CASP1)下调(TXNIP,P=0.031;IL1B,P=0.042;CASP1,P=0.038)。GSE12417数据集中,与NLRP3高表达患者相比,NLRP3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更长(P=0.004)。此外,训练集和验证集结果均表明,TXNIP、NLRP3和IL1B表达较低与预后良好相关(GSE12417,P=0.009;TCGA,P=0.050;JNU,P=0.026)。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模型预测三年生存率的灵敏度为 84%。这些数据可能为 AML 结果提供新的预测因子,并为进一步研究使用 TXNIP / NLRP3 / IL1B 基因进行 AML 新型靶向治疗的可能性提供方向。
硕士生论文写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 年半。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 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工程应用研究,鼓励对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渗 透领域的研究。本学科的硕士生应尽可能参与指导教师和所在单位承担的重要科研课题,为加速 国民经济建设做贡献。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广泛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文献,其中应有部分外 文文献。综述应阐述清楚相关研究背景、意义、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2.规范性要求(论文 形式、内容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硕士生在某个具体研究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工作的总结。学位 论文是衡量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并撰写合格的学位论文 是对硕士生进行本学科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科学素养和从事 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工作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应反映作者在本学科已具有坚实的基础理 论并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体现作者初步掌握本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并具有独 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包括标题、中英文摘要、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参考文献等内容。 3.质量要求 硕土生学位论文应在下列四个方面满足质量要求: (1)研究成果 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对文献资料的评述得当; (2)学位论 文具有新的见解,基本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研究开发或实验工作充足; (3)学位论 文反映出作者已掌握本学科,特别是本研究方向上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初步掌握本学科特定 方向上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科研或承担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4)学位论 文行文流畅,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表明作者已具备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 4.学位(毕 业)论文预答辩与答辩要求 硕士研究生需按要求完成预答辩。预答辩至少在论文正式答辩前2 个 月进行。预答辩和学位(毕业)答辩要求和流程按暨南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要求
1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肿瘤防治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郑州,2 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化研究教育部/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肿瘤研究所,中国北京,3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中国包头,4 四川省肿瘤医院暨肿瘤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省肿瘤中心,中国成都,5 中国科学院大学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科、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杭州,6 辽宁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暨肿瘤研究所,中国沈阳,7 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大学,济宁,中国,8 新乡市中心医院预防保健科,新乡,中国,9 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连,中国,10 梧州市红十字医院消化内科,梧州市,中国,1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防治办公室,广西南宁,中国,12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研究部,广州,中国,13 华南肿瘤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中国,14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学生工作部,新疆乌鲁木齐,中国,15 重庆大学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转移与个体化治疗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中国,16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17 甘肃省肿瘤医院公共卫生科,兰州,中国,18 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都,中国,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口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北京,中国
患者来源的微泡/AIE 发光原混合系统用于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中的个性化声动力癌症治疗 朱道明、郑征、索猛、刘泽明、多艳红* 和唐本忠* 朱德博士、多英教授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肿瘤科,深圳 518020,中国。电子邮箱:yanhong.duo@ki.se 郑志博士、唐本忠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及化学及生物工程系、国家组织修复重建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化学系,香港九龙清水湾,中国。电子邮件:tangbenz@ust.hk 朱德博士,索明博士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武汉 430072,湖北。 刘哲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形外科,武汉 430071,湖北。 电子邮件:6myt@163.com DZ 和 ZZ 对这项工作做出了同等贡献。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射,声敏剂,个性化声动力癌症治疗,患者来源的微泡,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 摘要 声动力治疗 (SDT) 作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深入肿瘤穿透和疗效高的优势。然而,开发有效的声敏剂仍然具有挑战性。基于 AIEgen 的 SDT 从未见过报道,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 AIEgen 活性声敏剂。此外,基于 AIEgen 的治疗诊断系统有望在 PDX 模型上得到验证,以更接近临床。在此,我们构建了第一个基于 AIEgen 的 SDT 系统,并发现 DCPy 在 SDT 中比传统声敏剂具有优势。然后,通过电穿孔制备的患者来源的 MVs/AIEgen 混合系统用于膀胱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 (PDX) 模型中的个性化 SDT。令人印象深刻的是,AMV 在 PDX 模型上表现出卓越的肿瘤靶向能力和有效的个性化 SDT 治疗,与 PLGA/AIEgens 纳米粒子和细胞系衍生的微囊泡相比,这两者都有显著改善。这项工作提出了基于 AIEgen 的混合系统作为 SDT 声敏剂的第一个例子,并为 AIE 活性声敏剂的设计和癌症的 SDT 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拓展了潜在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