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国家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现代物理系,安徽合肥 230026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卓越创新中心,上海 201315 3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 201315 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 5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190 6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论量子物理实验室,埼玉县和光市 351-0198,日本 7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东莞 523808 8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拓扑量子计算卓越创新中心,北京 100190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电子学院、北京大数据与脑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费尔特北京研究所,北京 100191,中国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200,中国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99,中国 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 5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 6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东莞 523808,中国 7 济南大学自旋电子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22,中国
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北京 100190;baiqinghu@iphy.ac.cn (QB);yangguo@aphy.iphy.ac.cn (YG);azjin@iphy.ac.cn (AJ);quanbaogang@iphy.ac.cn (BQ);hfyang@iphy.ac.cn (HY);blliu@iphy.ac.cn (BL)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 523808;liangqijie@sslab.org.cn 4 深圳大学射频异质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60;2200434018@email.szu.edu.cn (TL) wgliao@szu.edu.cn (WL) 5 深圳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深圳 518060,中国 6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拓扑量子计算卓越中心,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 * 通信地址:xinhuang@iphy.ac.cn (XH); czgu@iphy.ac.cn (CG) † 这些作者对这项工作做出了同等贡献。
摘要: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随着摩尔定律的终结,半导体产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二维材料因其原子级厚度的尺寸特性、表面无悬挂键的结构优势以及大比表面积带来的对电学和光学调控方法的敏感性,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半导体产业的新突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一批顶尖科学家,成立了二维材料团队,团队研究以基础科学为基础、工程应用为先导,重点攻关,目标是取得具有国际一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布局我国二维材料产业。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11208010-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