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术语源于古希腊语 poliós ,意为“灰色”,myelós “骨髓”,指脊髓灰质,后缀 -itis 表示炎症。脊髓灰质发炎,但严重感染可延伸至脑干甚至更高级的结构 • 脊髓灰质炎病毒有 3 种血清型(1、2 和 3),但没有共同抗原。 • PV1 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形式,与瘫痪有关,但这三种形式都极具传染性 • 具有相同的物理特性,但只有 36-52% 的核苷酸同源性。 • 人类是唯一易感宿主。 • 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布在全球。在免疫接种出现之前,发展中国家几乎 100% 的人口在 5 岁之前就被感染。 • 免疫接种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根除运动已在除印度次大陆和非洲以外的世界大多数地区根除脊髓灰质炎病毒。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成功参与非洲狂犬病根除工作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驻非洲区域和次区域代表处开展了多项活动,旨在根除非洲狂犬病。以下是该地区的一些主要成就: 通过 OIE 疫苗库捐赠狂犬病疫苗 自 2012 年 OIE 疫苗库成立以来,已向非洲国家运送了数百万剂狂犬病疫苗,以支持狂犬病根除计划。其中一个目的是利用通过 OIE 狂犬病疫苗库获得的疫苗,推动大规模犬类疫苗接种。在非洲,目前受益国包括安哥拉、阿尔及利亚、贝宁、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厄立特里亚、冈比亚、加纳、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里、纳米比亚、塞内加尔、多哥、突尼斯和津巴布韦,采购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管理,由捐助方支持;坦桑尼亚,采购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支持;乍得和马里,采购由瑞士热带和公共卫生研究所支持;中非共和国、南非和坦桑尼亚,采购由世卫组织支持,其中部分资金由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BMGF) 项目资助。黄色突出显示的地图显示了非洲狂犬病疫苗接受国。
疫苗是为儿童提供的最经济、最有益的临床预防服务,每年可减少 200 万至 300 万传染病死亡人数。1-4 全球免疫计划和疫苗创新导致天花被根除、脊髓灰质炎即将被根除,另外 14 种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2-4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但由于医疗保健机会有限、家长犹豫不决以及疫苗相关错误,一些儿童仍然容易感染疫苗可预防的疾病。5-7 疫苗在许多环境中接种,必须遵循确保安全接种的一致步骤,才能产生安全的患者结果。3 需要告知订购提供者和接种疫苗的临床工作人员潜在的疫苗错误以及避免可能的混淆和患者伤害所需的基于系统的策略。3
就动物疾病而言,疫苗接种的目的是预防或减少与传染源相关的临床疾病,但它也可以用作管理或根除特定地区疾病的手段。因此,区分疫苗接种引起的免疫反应和自然感染至关重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Jan T van Oirschot 于 1999 年创造了“感染动物与接种动物的区分”(DIVA)这一术语。DIVA 原理基于 DIVA 疫苗产生的抗体反应,该反应不同于野生型病毒产生的抗体反应。DIVA 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各种疾病。尽管在评估哪些不同的 DIVA 策略最有可能适用于该领域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如果应用得当,DIVA 疫苗接种策略有望为控制和根除疾病提供新的工具。
摘要:幽门螺杆菌(H.)幽门螺杆菌是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病因。H.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适应的微生物,已进化为在人类胃的酸性条件下生存,具有自然策略来定居恶劣的环境。尽管全球实施了各种根除方案,但由于抗生素耐药菌菌株的出现,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降至不到80%。这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构成了重大挑战,因为抗生素耐药性和副作用变得越来越有问题。乳铁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的成员,是一种结合抗氧化剂,抗菌,抗病毒和抗炎性特性的铁结合蛋白,可促进人类健康。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期间,胃汁中乳铁蛋白的浓度显着升高,并且与胃粘膜炎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许多研究人员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了乳铁蛋白的抗菌特性。此外,最近的研究还研究了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的口服乳铁蛋白补充剂的添加,即使用乳铁蛋白进行单药治疗并不能消除微生物。在本文中,我们审查了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策略,以逃避人乳铁蛋白的抗菌活性,并探索乳铁蛋白在消除幽门螺杆菌中的潜力。
摘要:尽管现代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控制病毒转录和明显的病毒相关发病率方面非常有效,但由于前病毒整合到长寿命的储存细胞中,它无法完全根除感染宿主体内的逆转录病毒。因此,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必须终生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毒血症、病毒传播和感染相关发病率。不幸的是,患者很难持续接受终生抗病毒治疗,并且可能与治疗特异性发病率有关。患者权益倡导者一直在呼吁采用新方法来实现逆转录病毒根除。作为一项概念验证研究,我们在一系列体外实验中采用了慢病毒传递的 RNA 定向基因编辑策略,试图降低猫免疫缺陷病毒 (FIV) 前病毒载量、病毒转录和感染性病毒体的产生。我们发现,用 FIV 特异性成簇规律散布短回文重复序列 (CRISPR) 相关蛋白 9 (Cas9) 基因编辑工具处理的猫 T 淋巴细胞系 (MCH5-4) 导致无细胞病毒 RNA 相对于对照细胞减少。两步 FIV 感染研究证实了感染潜力降低 — 用从 FIV 感染和 CRISPR 慢病毒处理的细胞中收获的无细胞 FIV 感染的幼稚 MCH5-4 细胞的整合前病毒 DNA 少于对照细胞。这项研究代表了朝着开发一种有效的在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宿主中根除原病毒的方法迈出的初步步伐。
到 2027 年的预期成果: • 处于 PCP-FMD 0 和 1 阶段的国家:至少达到 PCP-FMD 2 阶段 • 处于 PCP-FMD 2 和 3 阶段的国家:在根除 FMDV 和获得 WOAH 官方认可方面取得进展 • 自由国家和地区:保持并提高其地位
背景 继 2015 年全球认证根除野生 2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WPV2) 后,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 (GPEI) 计划并实施了一项全球停用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tOPV) 的行动,并于 2016 年 4 月至 5 月将其替换为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bOPV)。这项全球行动被称为“转换”,影响了国家基本免疫系统和补充免疫活动 (SIAs)。GPEI 预计,转换后出现的有限数量的 2 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VDPV) 疫情可以通过使用萨宾 OPV(例如 mOPV2)的补充免疫活动 (SIAs) 来控制。然而,由于接种前加强免疫接种力度不一致、2016-2018年全球出现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疫苗短缺以及疫情应对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导致VDPV2的出现和cVDPV2的疫情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