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棕榈油产业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产业之一,马来西亚分别占全球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的 39% 和 44%。大部分棕榈油通过海运出口到各个国家,这增加了船舶漏油等海洋污染的风险。微生物降解研究对于建立基线数据非常重要,而基线数据对于缓解规划和政策制定至关重要。根据 OECD 化学品测试指南 OECD TG 306(海水中的生物降解性)中所述的改良摇瓶法,使用从巴生港收集的天然海水和分离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 UMTKB-5 研究了棕榈油衍生物的降解。测定 CPO 和 CPKO 降解的分析方法包括测量溶解有机碳 (DOC)、菌落形成单位 (CFU)、使用基于 16S rDNA 基因的宏基因组分析的细菌多样性以及脂肪酸测量。从巴生港收集的海水中 CPO 和 CPKO 的降解表明细菌数量增加,并分别在第 7 天和第 21 天达到峰值,随后下降,表明棕榈油被用作细菌生长的底物,同时降解由选定的细菌产生的脂肪酶辅助进行。在 P. aeruginosa UKTKB-5 培养样品中观察到类似的生长模式。样品中的 DOC 去除显示负值,表明 CPO 和 CPKO 降解的碳输入高于细菌的消耗。脂肪酸测量显示细菌降解和油利用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宏基因组分析显示不同采样地点的细菌种群多样,并在生物降解实验结束时分离出四种产脂肪酶的细菌菌株。该研究表明棕榈油在海水中的生物降解性,并能够提供基线数据以了解和制定海洋环境泄漏事件的行动计划。
背景:慢性细菌的慢性伤口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全球健康问题。这些伤口很难治愈,表现出长时间的炎症和反复出现的微生物感染。copaiba油脂(Copaifera Multijuga Hayne)是一种富含倍半萜和二萜的物质,可促进塞卡抗化(纤维细胞形成的纤维组织的收缩,由成纤维细胞的伤口部位形成,可减少伤口尺寸,同时扭曲伤口组织。目的:分析来自多叶梭菌油脂蛋白的抗菌活性(体外),以针对慢性伤口感染中普遍的微生物。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油的表征以及质谱和抗菌敏感性测试通过琼脂和汤稀释的磁盘扩散。结果:鉴定为主要化合物的色谱分析:牛角素(60.89%),胚芽D(19.40%)和humulene(7.12%)。纯铜提取物表现出对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的活性。Copaiba油脂,葵花籽油和混合物的浓度为7%,10%和12%,通过汤稀释和琼脂扩散的少量活性来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活性。结论:用于治疗皮肤伤口的浓度中的铜油蛋白没有对伤口感染中普遍的微生物的杀菌作用。
• 现场制造的检修门 - 每个检修门组件都有四根直径为 0.25 英寸 (6 毫米) 、长度为 5 英寸 (127 毫米) 的螺纹杆,门开口的每个角落都焊接有一根。长度为 4.5 英寸 (114 毫米) 的空心钢管安装在检修盖板外侧和螺纹杆上方。四个 12 号 (3 毫米) 和 5 英寸 (127 毫米) 长的钢绝缘销焊接在检修盖板角落,以便安装三层 FireMaster FastWrap XLS。将一层 FireMaster FastWrap XLS 切割成与检修面板大致相同的尺寸,并将其刺穿在面板上的绝缘销上。切割第二层 FireMaster FastWrap XLS,使其每侧与第一层重叠至少 1.5 英寸 (38 毫米)。第一层和第二层必须紧密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