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控制台提供以下功能:• 主机生成和控制控制台字母数字• 雷达系统状态、测试和校准• 将笛卡尔坐标中的输出数据平滑到二阶• 子系统维护诊断• 对安装异常进行补偿;非正交性、下垂、射频倾斜和失平• 角度伺服输入由主机开发或处理• 重新定位后系统重新配置和校准最少• 自动任务前设置和校准• 能够支持远程操作
传感器是控制回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调节制造过程和监控产品。它们需要精确地按照规格执行,并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可靠地运行。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主要挑战包括设备性能下降、测量不精确、长期漂移和滞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高温需求,这项工作涉及开发 200 ◦ C 基准的涡流传感器。传感器系统应该在单个载体中实现,包括传感器和相关电路。这项工作报告了系统的概念设计、合适组件的研究、适当的组装和连接技术以及测试系统的制造和相关测试。为了简洁起见,本文集中介绍系统的概述和主要功能,而不是介绍开发过程的概念细节。由于仅文献调查就包括一百多个来源,因此详细信息将在项目报告中介绍,并将在最终论文中总结。此外,还提出了预测 200 ◦ C 时传感器行为的特定模拟模型。将测试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以便通过迭代改进创建微型原型。
由于室内环境中存在许多反射,基于 RSSI 的测距本质上是不准确的。通过结合基于相位的距离估计协议和先进的信号处理,imec 测距技术可以准确地将视线分量与多径分离。结果是一个具有亚米级精度的强大测距系统。与测向(也称为 AoA,到达角)不同,imec 距离测量仅使用两侧的单个天线进行。通过将多个天线与跟踪相结合,距离测量的精度甚至可以远远优于 10 厘米。它还可以与 AoA 技术相结合,为此,imec 的多径消除技术也提供了卓越的性能。
当目标物体嵌入在嘈杂的环境中时,使用弱光源感知目标物体的存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种可能性是使用量子照明来完成此任务,因为它在确定物体存在和范围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照明。即使传统照明和量子照明都限制在基于非同时、相位不敏感的巧合计数的相同次优物体检测测量中,这种优势仍然存在。受现实实验协议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一个使用简单探测器分析巧合多发数据的理论框架。这种方法允许包括经常被忽视的非巧合数据,并提供无需校准的阈值来推断物体的存在和范围,从而实现不同检测方案之间的公平比较。我们的结果量化了在嘈杂的热环境中进行目标识别时量子照明相对于传统照明的优势,包括估计以给定置信度检测目标所需的拍摄次数。
摘要 — 室内定位和情境感知正成为各种应用的两项关键技术。最近,通过采用超宽带 (UWB) 技术,人们已经实现了厘米级精度和低功耗的实时定位系统。自 2015 年以来,Decawave 已生产出商用 UWB 集成电路,利用飞行时间测量技术来估计两个代理之间的距离。这项工作介绍了两台 Decawave 收发器(DW1000 和 2020 年发布的新款 DW3000)之间的性能研究。测试空间包括视距内区域和由 UWB 无线电信号反射到各种障碍物而引起的各种非视距条件。最后,我们分析了不同配置下的功耗,并对两台设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 1 米以上的测量范围内具有相似的精度,而考虑到较短的距离,DW3000 的平均性能要好 33.2%。此外,新收发器在实时测量过程中的功耗降低了近 50%,平均值达到 55 mW。索引术语 — 超宽带技术、超宽带通信、物联网、室内定位、功耗
被动射频 (RF) 测距是一种全天候现象,可以精确跟踪地球同步轨道 (GEO) 带及更远范围内的主动发射卫星。与光学望远镜不同,被动射频测距不受云层或日光的限制。与雷达不同,被动射频测距不受地球表面与 GEO 带之间较大距离的限制。由于使用来自近距离物体 (CSO) 的独特射频信号,被动射频测距也不太容易受到交叉标记的影响。被动射频测距的唯一要求是卫星发射的射频信号可以同时被三个地理位置不同的地面天线接收。因此,被动射频测距是空间域感知 (SDA) 工具包中第三个有价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