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前往莫桑比克寻找工作机会,但很少有人去农村(Newit,2017 年,第 129-135 页)。尽管许多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给予其殖民地独立,但葡萄牙的法西斯新国家政权仍然保持着对莫桑比克的军事控制。莫桑比克解放阵线(Frente de Libertação de Moçambique)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为该国的独立而战。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由三个国际工会资助,组织为一个广泛的游击运动。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它拥有一支约 7,000 人的军队,并控制了莫桑比克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1974 年,葡萄牙左翼康乃馨革命推翻了新国家政权,支持莫桑比克的独立斗争。经过由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领导的十多年的武装对抗,莫桑比克于 1975 年摆脱葡萄牙统治而独立(Jenkins,2000 年;Newit,2017 年;Nylen,2014 年)。国家权力移交给了新成立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政党。该党的意识形态表现为土地国有化、自然资源国有化和服务(即水、能源、交通和通信)的国家管理政策(Andersen 等人,2016 年)。独立后不久,反对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社会主义政策的叛乱势力出现,莫桑比克民族抵抗运动(Resistência Nacional Moçambicana,Renamo)成立。Renamo 得到了南非和罗得西亚的大量资助,他们领导的武装叛乱导致了长达 16 年的内战(Emmerson,2013 年;Nylen,2014 年)。莫桑比克独立后爆发的内战使数百万莫桑比克人陷入贫困、死亡和流离失所,其中许多人在该国首都马普托寻求庇护(Nylen,2014 年)。此外,内战还留下了排水系统失灵、固体废物危机严重、供水和卫生服务不足以及土地规划不善等问题。1987 年实施的结构调整政策 5 通过推动公用事业私有化,影响了该市正规部门的就业,从而刺激了非正规获取基本服务。战争自独立以来一直在持续,但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才开始直接影响该市(Jenkins,1990 年)。全球和地区事件影响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莫桑比克的政治发展。冷战的后果意味着苏联不再向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社会主义政府提供援助。此外,南非和津巴布韦白人统治的结束削弱了莫桑比克国民抵抗运动的军队(Pitcher,2002 年)。这些事件影响了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放弃社会主义并向新市场开放莫桑比克经济的决定,并最终导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和莫桑比克国民抵抗运动于 1992 年签署和平条约。自 1994 年以来,莫桑比克举行了五次总统和立法机构的民主选举(Andersen 等人,2016 年;Jenkins,2000;Nylen,2014)。20 世纪 90 年代,政府和国际人道主义捐助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农村重建和发展上。1997 年,根据法律成立了市镇,将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交由地方政府负责(Monte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