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公司,瑞银金融服务公司 (UBS Financial Services Inc.) 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注册投资顾问的身份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并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注册经纪交易商的身份提供经纪服务。投资咨询服务和经纪服务是独立且不同的,在实质上有所不同,并受不同法律和单独安排的约束。重要的是,您了解我们开展业务的方式,并仔细阅读我们向您提供的有关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协议和披露。如需更多信息,请查看 ubs.com/relationshipsummary 上提供的客户关系摘要,或向您的瑞银财务顾问索取副本。
摘要:由于全球需求反弹、供应瓶颈以及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尤其是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全球通胀率从 2020 年中期的低点大幅上升。市场预计通胀将在 2022 年中期达到峰值,然后下降,但即使在这些冲击消退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后,通胀率仍将保持高位。全球经济增长一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急剧下降,预计在本世纪剩余时间内,全球经济增长仍将低于 2010 年代的平均水平。鉴于这些发展,滞胀(高通胀和低增长相结合)的风险有所上升。从 1970 年代的滞胀中复苏需要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大幅提高利率以平息通胀,这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如果当前的滞胀压力加剧,它们可能会再次面临严峻挑战,因为它们的通胀预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金融脆弱性增加,增长基本面减弱。关键词:通货膨胀;增长;新冠肺炎;全球经济衰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货紧缩。JEL 分类:E31、E32、E52、Q43
本文概述了从 1975 年到 2013 年宏观经济学家对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滞胀的解释的演变历史。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1)我观察到不同时期共存的不同解释类型;2)我评估了每个时期哪种解释类型占主导地位;3)我确定了不同解释类型的主要影响来源。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供给冲击和通胀惯性是解释滞胀的基本概念。1985 年以后,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逐渐消失。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它成为了全新的文献,几乎没有参考过去的解释。这些文献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对通胀上升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贡献,如卢卡斯(1976)、基德兰和普雷斯科特(1977)或巴罗和戈登(1983a),这些贡献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滞胀解释中被忽视,但在20世纪90年代却成为解释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主要参考。
滞胀是指经济经历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滞胀增加了经济平稳运行的挑战,因为经济增长放缓、商品价格上涨和失业率上升给经济带来了更多困难。这意味着滞胀与经济表现不佳和衰退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自 1970 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在不同时期经历了滞胀。滞胀的三个因素增加了经济学家应对的整体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学家试图控制一个因素,那么它可能会增加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如果经济学家试图提高经济增长,那么它就会增加通货膨胀。2022 年中期,专家开始讨论美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经历滞胀,他们的分析高度依赖于经济表现下降、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学家还表示,2022 年 6 月,滞胀的可能性更高,但并没有发生。他们的分析表明,政策制定者非常重视失业率,而没有首先考虑通货膨胀。实际上,通货膨胀会上升,这会给经济学家应对失业率上升的问题带来挑战(Investopedia,2022 年)。技术性衰退被定义为至少连续两个季度的 GDP 负增长。当经济经历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失业率上升、零售额下降、收入下降和制造业单位产量下降时,就会发生衰退。根据衰退,它导致较低的
本文概述了从 1975 年到 2013 年宏观经济学家对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滞胀的解释的演变历史。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1)我观察到不同时期共存的不同解释类型;2)我评估了每个时期哪种解释类型占主导地位;3)我确定了不同解释类型的主要影响来源。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供给冲击和通胀惯性是解释滞胀的基本概念。1985 年以后,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逐渐消失。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它成为了全新的文献,几乎没有参考过去的解释。这些文献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对通胀上升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贡献,如卢卡斯(1976)、基德兰和普雷斯科特(1977)或巴罗和戈登(1983a),这些贡献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滞胀解释中被忽视,但在20世纪90年代却成为解释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主要参考。
过去世界经济陷入滞胀、衰退后又重回复苏轨道的例子包括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及 21 世纪末美国房地产泡沫和新兴市场繁荣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经历。在这两个时期,
未来两年,各国政府和央行可能面临持续的通胀压力,尤其是考虑到乌克兰可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疫情持续蔓延导致经济瓶颈以及刺激供应链脱钩的经济战。经济前景的下行风险也不容小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失衡将增加流动性冲击的可能性,预示着全球范围内经济衰退和债务困境将更加持久。持续的供给驱动型通胀可能导致滞胀,鉴于与历史高位公共债务的空前互动,滞胀的社会经济后果可能十分严重。全球经济分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更艰难的重组可能导致未来 10 年出现普遍的债务困境。
日本经济在“与新冠共存”的政策下继续增长。今后,日本应通过加薪和官民合作的系统性投资,将经济推向由民间需求主导的自主增长道路,同时适当应对新冠疫情引发的行为转变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经济虽然没有陷入所谓的滞胀,但必须推动持续稳定的加薪和稳步缩小供需缺口,成为工资和物价上涨的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由于公共财政以经济为基础,日本应大力重建经济,通过官民合作的系统性投资实现经济增长,并全面推进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财政整顿。
通胀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侧因素。能源价格上涨是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冲突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减少。此外,欧元区劳动力市场日益面临供应短缺的问题,失业率已于2022年2月降至6.8%的历史低点,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下降。由于通胀率的上升几乎完全由供给侧驱动,欧洲央行担心这将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最终形成“滞胀”时期,即经济同时经历高通胀和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