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纳博士于 1990 年获得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硕士学位,并于 1995 年获得克莱姆森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5 年,基纳博士加入 NSWC Dahlgren,代表海军研究办公室 (ONR) 进行防空和导弹防御分析,并带头分析了多项先进的杀伤链计划。2000 年,基纳博士转而担任航母项目办公室的工程支持,并担任 CVN-77 作战系统开发和集成的首席雷达工程师。在担任首席雷达工程师两年后,他担任了六年的海军综合火力控制-防空 (NIFC-CA) 系统工程负责人,负责综合作战系统项目执行办公室 (IWS) 下属的项目办公室。 2008 年秋,他开始在国防部长办公室 (OSD) 的联合先进概念 (JAC) 办公室的采购、技术和后勤 (AT&L)、采购和技术 (A&T) 部门担任特殊职务。任职期间,他担任 OSD 与联合 IAMD 组织 (JIAMDO) 的联络人,并担任联合 IAMDO 的 OSD 负责人。2010 年任职后,他继续支持 OSD 办公室,并在联合 IAMD 多军种系统工程团队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担任该联合工程团队的主席,直至 2013 年。Keener 博士还担任海军 DASN RDT&E 的水面战任务工程负责人。担任此职务期间,Keener 博士代表 DASN RDT&E 协调所有 SYSCOM 执行任务工程总监的任务。
1.军用雷达:作战系统主要视频传感器 根据扫描控制方式不同,雷达站可分为机械扫描雷达、电子扫描雷达、频率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特别行政区)。雷达作为现代战争作战系统的主要视频传感器,负责对目标进行全天候精确侦察和实时监控;探测和跟踪可能对军事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害的武器,例如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各种隐藏目标的检测和识别;确定失败的结果并识别目标、导弹制导和武器火力控制。2.世界军用雷达发展趋势:技术多元化、市场稳定、产业集中 雷达技术正处于发展中期阶段。整个中间阶段是基于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和脉冲多普勒雷达三个主要系统的起源、发展、完善、集成和智能化。雷达的发展包括三个方向——载体和系统的多样化以及宽频率范围(其扩展)。关于载体(安装地点),随着雷达技术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雷达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地面、机载和舰载载体,而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无人机和卫星;说到波段,随着新波段(如毫米波雷达)的发现,雷达的波长不断扩大。纵观整个雷达系统,传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PD - Pulse-Doppler)机械扫描模式正逐渐淡出背景,取而代之的是相控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雷达系统最终将统一为一个网络,其特征还包括:多功能集成、数字化和分布式。短期内,雷达发展的重点将是天线技术、成像技术和射程扩展,即相控阵雷达、SA雷达和毫米波雷达。
俄乌战争现状 赫尔松战线继续保持稳定。俄罗斯的重点是通过修建据点和战壕来加固整个战线。有报道和图片显示,克里米亚西海岸也在进行此类防御工事,目前正在修建数十公里的连续战壕系统。如果冲突升级为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俄罗斯规划者似乎预计会在克里米亚进行两栖登陆。双方在扎波罗热战线沿线进行小规模行动,主要在奥里奇夫和胡利亚波尔附近,领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在武赫莱达尔,俄罗斯的进攻继续进行,进攻方损失惨重,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乌克兰军队击退了马林卡和阿夫迪夫卡地区的进攻。在阿夫迪夫卡,俄罗斯军队似乎试图复制他们在巴赫克穆特的努力,选择对该镇进行更广泛的包围行动。他们的攻击集中在突出部的侧翼,但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军队阻止了任何重大突破。在巴赫克穆特,局势已达到危急的顶点。俄罗斯的侧翼攻击几乎包围了这座城市,并切断了通往该镇的所有道路或对其进行了火力控制。这些道路是补给、增援和医疗后送的生命线,对于该镇的持续防御至关重要。乌克兰军队撤退到市中心,炸毁了巴赫克穆特内的桥梁,以减缓俄罗斯的推进。此外,在帕拉斯科维夫卡失陷后,巴赫克穆特北部的一座水坝被摧毁,以阻碍俄罗斯的推进。乌克兰军队的逃生路线已缩小到不到 4 公里宽。大约有 2-4 个旅和各种独立营参与保卫该市,俄罗斯军队完成包围将切断数千名乌克兰士兵的后路。俄罗斯的进攻很可能从南北两边继续。由于巴赫克穆特后方地形开阔,一旦巴赫克穆特被占领,俄罗斯军队将有可能迅速向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洛维扬斯克推进。
摘要 国防部对网络中心作战和战争的愿景之一是根据作战情况的要求,将来自各种不同且地理分散的 Web 服务的任务能力包组合和编排到面向任务的应用程序中。这样就可以快速组合面向任务的能力以应对新的挑战、要求或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操作敏捷性。如今,Web 服务可以相互通信、自我宣传,并使用行业范围的规范进行发现和调用。然而,直到最近,将这些细粒度服务编排成连贯的粗粒度解决方案还需要非标准方法和程序,而这些方法和程序通常不能与其他组织互操作。Web 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 (BPEL) (BPEL4WS) 通过提供一组基于 XML 的构造来缓解互操作性问题,这些构造可用于定义流程如何通信和交换数据、控制从一个服务到另一个服务的数据流以及调用服务的顺序的语义。此外,使用图形设计器工具的主题专家(而不是编写软件组件的软件开发人员)可以编写流程。这将允许快速编写面向任务的功能以应对新的挑战、要求或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网络中心作战概念来发展日益强大的联合部队。我们利用信息和网络力量的能力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介绍要实现沃尔福威茨部长的愿景,需要的是更大程度的横向整合,重点关注作战能力。目前,我军的 C4ISR 基础设施受到高度烟囱式系统和集成的影响,这些系统和集成最多只能垂直集中在情报、监视和侦察 (ISR)、指挥和控制 (C2) 和火力控制 (FC) 的功能线上。在名为 FORCEnet 的转型计划下,海军定义了交战包的概念。FORCEnet 交战包 (FnEP) [1][2] 是一种“协调工具”,专注于提高指挥和控制的速度和有效性,改善战术部队的整合,并通过实时协调交战资产扩大作战范围。具体而言,FnEP 的开发加速了 FORCEnet 的开发和“运作化”,并将允许海军
目录 iii 简介 viii 状态矩阵 ix 联系人 x 选项卡 A – A-10 概述 1 2019 年武器和战术关键、必要和期望清单 2 A-10:数字高清瞄准吊舱、接口和显示器 3 A-10:自动化数字电子战套件 4 A-10:在争夺、退化和作战受限的环境中查找、修复和瞄准 5 A-10:战术部署到(并从)严苛机场的能力 6 A-10:在争夺、退化和作战受限的环境中运行的升级通信系统 7 选项卡 B – 指挥和控制概述 9 2019 年武器和战术关键、必要和期望清单 10 AOC:武器系统现代化 11 AOC:安全语音能力 12 AOC:单一玻璃显示能力 13 AOC:任务防御小组装备与训练 14 BCC:综合火力控制 15 BCC:国家首都地区摄像机现代化 16 BCC:超视距高频能力 17 BCC:先进生态系统集成 18 CRC:下一代远程雷达 19 CRC:TPS-75 雷达现代化 20 CRC:远程雷达和语音通信集成 21 CRC:综合录音、回放和汇报套件 22 TAB C – C-17 概述 23 2019 年武器与战术关键、必需和理想清单 24 C-17:机动空军通用携带射频/红外自卫吊舱 25 C-17:通用机动空军任务计算机综合防御系统 26 C-17:安全高速全球数据 27 C-17:增强型电子飞行包应用的数据共享能力 28 C-17:可听 G 状态感知 29 TAB D – C-130 H/J 概览 31 2019 年武器和战术关键、必需和理想清单 32 C-130H:机动空军通用携带射频/红外自我保护吊舱 33 C-130H:通用机动空军任务计算机的综合防御系统 34 C-130H:推进系统升级 35 C-130H:符合全球空域标准的航空电子设备/仪器和相关训练设备 36 C-130H:单程精确空投 37 C-130J:机动空军通用携带射频/红外自我保护吊舱 38 C-130J:通用机动空军任务计算机的综合防御系统 39
军用雷达罩性能和验证测试 Thomas B. Darling 客户支持副总裁 MI Technologies 系统设计师付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为我们的军队生产最先进的雷达和其他基于射频的功能。现代雷达系统用于各种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天气评估;导航;地形跟踪/地形规避;武器火力控制;电子战;敌人跟踪、监听和识别等。这些雷达系统依赖于极高的测量精度、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都需要防风雨保护。虽然许多人会想到这些复杂的雷达系统产生的奇特硬件和性感的屏幕截图,但大多数人不会想到这些系统的一个极其关键的组件:雷达罩或雷达罩。当人们考虑到这些系统对我们的军队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以及冲突期间的恶劣条件时,这个组件保护着重要的系统,这可能是生存和灾难之间的区别。最知名的雷达罩是位于飞机或导弹机头的雷达罩。然而,许多军事应用和新的商业应用正在将微波系统定位在飞机的其他位置。这些通常需要奇怪的形状来保护射频系统并具有足够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军用天线罩测试自然比商业应用复杂得多。典型测量参数用于表征天线罩性能的一些典型测量参数包括:传输效率 (TE) 传输效率是通过天线罩的微波能量的百分比,通常在不同角度区域测量(通常代表雷达系统实际使用的天线罩面积)。它是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条件下测试天线接收的功率水平来测量的。在天线罩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参考测量,然后在雷达天线上安装天线罩后再次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数据绘制在天线罩的表面上。虽然理想情况下是“透明的”,但所有天线罩在射频信号通过时都会由于反射、衍射、吸收、折射和去极化等因素而产生损耗。波束偏转 (BD)/ 瞄准线偏移 (BS) 波束偏转是指微波信号通过天线罩时传播方向的变化。如果考虑与跟踪快速移动的敌方目标或低空飞行、快速移动的飞机的地形规避相关的几何形状,那么由天线罩引入的即使非常小的角度误差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具有跟踪零点的测试天线,瞄准线偏移这一术语通常与波束偏转互换使用。因此,波束偏转可以作为用于总波束情况的术语。) 反射率 反射率是雷达天线端口反射系数幅度的变化,这是由于天线罩的存在而引起的。这是使用带有远程头的反射计测量的。反射系数是在天线罩安装前后测量的,此时天线指向无反射环境(例如消声室或室外靶场)。理想情况下,此测量与雷达天线的指向方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