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学历:博士学位 专业:物理学 学院/大学:纳米科学技术中心及物理系 / 中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美国 年份:2008 - 2013 学历:理学硕士 专业:物理学 学院/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 博尔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州,曼西,美国 年份:2006 - 2008 学历:理学学士 专业:应用物理学 学院/大学:应用物理系 / 约旦科技大学,约旦 年份:2001 - 2005 专业:纳米技术和光伏设备
应用物理系,香港理工大学九龙,香港,中国 *通讯作者。电子邮件:b3zhang@polyu.edu.hk电子邮件:b3zhang@polyu.edu.hk
1 浙江大学物理系量子信息交叉学科中心、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量子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7 2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北京 100084 3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物理系,伊利诺伊州厄巴纳 61801-3080,美国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 5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卓越创新中心,合肥 230026 6 南京大学先进微结构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93 7 中国科学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8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上海分部和现代物理系 https://orcid.org/0000-0002-6100-5142
联合演讲(虚拟访问,2020 年 11 月) 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研讨会(博尔德,2020 年 2 月) 伯克利大学,物理系(2018 年 10 月) 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2018 年 10 月) 日内瓦大学,应用物理系(2018 年 10 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 年 5 月)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2018 年 5 月,5 次讲座) 耶鲁大学,物理学研讨会(2018 年 3 月) 汉堡大学,物理系研讨会(2018 年 1 月) Kastler Brossel 实验室(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 UPMC / 法国学院,2017 年 3 月) 香港科技大学(2017 年 2 月) 法国光学研究所,原子光学集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法国,2016 年 10 月) 圭尔夫大学,物理学研讨会(2016 年 9 月) 阿姆斯特丹大学(2016 年 6 月) 康奈尔大学,LASSP 和 A&EP 研讨会(伊萨卡,2016 年 4 月) 阿尔伯塔大学,物理学研讨会(埃德蒙顿,2016 年 2 月) 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学研讨会(2016 年 1 月) 滑铁卢大学,物理学研讨会(2015 年 3 月) 莱斯大学,AMO 研讨会(休斯顿,2015 年 2 月)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学研讨会(2015 年 1 月) 汉堡大学,AMO 小组研讨会(2014 年 10 月) 斯图加特大学,第五物理研究所研讨会(2014 年 10 月) 皇后大学凝聚态研讨会(金斯敦,2014 年 4 月) 卡斯特勒布罗塞尔实验室,ENS(巴黎,2013 年 7 月) 光学研究所(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2013 年 7 月) 特伦特大学,物理与化学研讨会(彼得伯勒,2013 年 2 月) 西蒙弗雷泽大学,物理学研讨会(本拿比,2012 年 1 月) 维多利亚大学,物理学研讨会(维多利亚,2012 年 1 月) 耶鲁大学物理系(纽黑文,2011 年 2 月) 多伦多大学,物理学研讨会(多伦多,2010 年 3 月) 波士顿大学,凝聚态理论研讨会(波士顿,2009 年 2 月)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研讨会(温哥华,2008 年 11 月) 莱斯大学,凯克研讨会(休斯顿,2008 年 10 月)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凝聚态物理研讨会(2008 年 4 月) 麦吉尔大学,凝聚态物理研讨会(蒙特利尔,2007 年 3 月) 皇后大学,物理系研讨会(金斯敦,2007 年 3 月) 舍布鲁克大学,物理系研讨会(舍布鲁克,2007 年 2 月) 德克萨斯大学复杂量子系统研讨会(德克萨斯州奥斯汀,2006 年 10 月)
塞阿拉联邦大学 (UFC),物理系,Pici 校区,福塔莱萨-CE,60455-760,巴西。 b 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工程数学研究所,02600 Arau,玻璃市,马来西亚。 c 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电子工程技术学院,马来西亚。 d 尼日利亚卡拉巴尔十字河科技大学物理系。 e 先进通信工程 (ACE) 卓越中心,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01000 Kangar,玻璃市,马来西亚。 f 哈利法大学数学系,阿布扎比 127788,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 物理系 – 教育学院(Ibn Al-Haitham) – 巴格达大学。伊拉克 2 物理系,科学学院,Al-Mustansiryah 大学,巴格达,伊拉克 Ahmad27@gemail .com,电子邮件:aseelalaziz@uomustansiriyah.edu.iq 摘要。本研究研究了伽马射线屏蔽的一些衰减参数。该屏蔽由不饱和聚酯作为基材,纳米氧化铁(Fe 2 O 3 )和微米铁(Fe)作为增强材料,以不同的百分比(1、3、5、7 和 9)wt%,具有不同的厚度(1、1.5、2、2.5、3、3.5 和 4)cm。结果表明,在辐射屏蔽领域,纳米粒子的使用效果优于微粒。已经证明,在使用纳米粒子的情况下,伽马的衰减参数值比使用微米材料的情况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