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除《法律篇》外最长的著作,当然也是最伟大的著作。《菲勒布斯》和《智者篇》更接近现代形而上学;《政治家》或《政治家》更为理想;《法律篇》更清楚地阐述了国家的形式和制度;作为艺术作品,《会饮篇》和《普罗泰戈拉篇》更为出色。但是,柏拉图的其他《对话录》都没有如此广阔的视野和完美的风格;没有其他作品展现出对世界的同等了解,也没有其他作品包含更多新旧思想,而且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是涵盖所有时代。柏拉图的任何地方都没有更深的讽刺、更丰富的幽默或意象,或更具戏剧性的力量。他的任何其他作品都没有试图将生活与思辨交织在一起,或将政治与哲学联系起来。《理想国》是其他《对话录》的中心;哲学在这里达到了古代思想家所能达到的最高点(参见第五、六、七卷)。希腊人中的柏拉图,就像现代人中的培根一样,是第一个构想出一种知识方法的人,尽管他们都没有总是将简单的轮廓或形式与真理的实质区分开来;他们两人都满足于尚未实现的科学抽象。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天才;他身上蕴藏着未来知识的萌芽,比任何其他古代思想家都多。逻辑和心理学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思想工具,它们以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分析为基础。定义原则、矛盾律、循环论证的谬误、事物或概念的本质与偶然、手段与目的、原因与条件之间的区别;还有将心灵划分为理性、情欲和暴躁元素,或将快乐和欲望划分为必要和不必要的元素——这些以及其他伟大的思想形式都可以在《理想国》中找到,并且可能是柏拉图首先发明的。所有逻辑真理中最伟大的,也是哲学作家所信奉的真理
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 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房间》 康德,《什么是启蒙?》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爱默生,《自力更生》 克里斯滕森,《颠覆性创新……高等教育的催化变革》 杜波依斯,《黑人的灵魂》 拉巴里,《完美的混乱:美国高等教育不太可能崛起》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凯茜·戴维森,《现在你看到了:……技术、脑科学……学校》 埃里克·布斯,《日常艺术作品》 本·怀达夫斯基,《职业艺术:充分利用大学
Robert Cross,CSSH 历史系 时间:周一、周四 / 上午 11:45-下午 1:25 | CRN:13962 | NUpath:IC 理想社会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理想社会由什么组成?哪种形式的政府最公正?在现实世界中可以实现吗?好领导者的品质与好人的品质相同吗?事实上,人类的本性是善良、邪恶还是介于两者之间?自从人们开始写下事物以来,他们就一直在问这类问题,他们得出的答案一直影响着无数关于社会、政府和人类状况的辩论,直到今天。本课程将重点介绍西方传统的一些主要思想家,深入研究政治思想史上一些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从古希腊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在此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两条同时存在的路径:一条是文学/哲学路径,一条是历史路径。您将有机会在这里阅读、思考和讨论一些历史上的伟大著作。但您还将了解这些作品如何融入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仅仅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莫尔的《乌托邦》或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不够的。这些文本需要相互对话,并考虑到后来的思想家,他们阅读、改编、借鉴、复制了这些文本,并最终将它们确立为多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思想的基础。近几十年来,人们对这一经典进行了重新评估,质疑其总体价值以及其具体内容的构成,这将成为我们持续对话和分析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艺术、哲学和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发展这些思想,以及从这些思想中发展而来的思想——超越了与文本的传统关系,偶尔包括电影、音乐和艺术。
柏拉图文集,《理想国》,第七卷和第十卷;蒂迈欧;克里底亚 亚里士多德,《天论》 卢克莱修,《自然论》 普罗提诺,《第 47 篇论文》(《九章集》 III、2)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 XI 和 XII 卷;上帝之城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伽利略,《关于世界两大体系的对话》笛卡尔,《方法论》;世界;形而上学沉思,I-III;哲学原理帕斯卡的思想丰特奈尔的《关于多元世界的对话》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神正论论文集孟德斯鸠,《论法律精神》达朗贝尔,《对霍尔巴赫百科全书的初步论述》,《自然体系或物质世界和道德世界法则》[1770] 卢梭,《论天意》;论语言的起源[1781]康德,历史小品文; 《判断力批判》[1790],第 3 部分二世;法律学说 [1795]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图景大纲》 [1794]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19] 黑格尔,《法哲学》,第 197 部分。三、历史哲学讲座 [1822-1830] 查尔斯·达尔文,《小猎犬号航行记》 [1839] 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 皮埃尔·迪昂,《拯救现象》:关于物理理论概念的论文 卡尔·雅斯贝斯,《世界概念心理学》[1919]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192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1930 ] ] 保罗·瓦莱里,《当代世界观》[1931] 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1907];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源泉[1932] Alfred North Whitehead,科学与现代世界;观念的历险记[1933] 埃德蒙德·胡塞尔,地球不动[1934];欧洲科学的危机 [1935]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如何看待世界》 [1934] 马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2004] Pierre Legendre,西方人看不到的西方 [2004] François Jullien,关于普遍性、统一性、共同性和文化间对话 [2008] Roger- Pol Droit (dir),来自其他地方的哲学,t。 I 和 II [2009] Patrick Boucheron,为了世界历史 [2013] Mireille Delmas-Marty,抵制、赋权、预测或如何人性化全球化 [2013] Edgard Morin,世界将走向何方?[2007];全球思考:人类及其宇宙 [2015] Jean Audouze 等人,马赛克世界——星星、城市、生物和机器人 [2015]世界-有限-孤独 [1929-1930];走不到尽头的道路:“世界观”时代[1938]雷蒙德·鲁耶,《乌托邦与乌托邦》[1950]阿尔贝·加缪,《西西弗斯神话》[1942];人类的未来[1946];悲剧的未来 [1955] 皮埃尔·特伊哈德·德·夏尔丹,《人的现象》 [1955]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悲伤的热带》 [1955] 亚历山大·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1957]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 1951年《人的状况》[1958];文化危机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1944]; 《符号》[1960]:“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 雅克·埃吕尔,《技术人员系统》[1977] 汉斯·约纳斯,《责任原则》[1979] 让·鲍德里亚,《拟像与仿真》[1981] 埃坦布勒,《中国欧洲》[1888-1889] 雷米·布拉格,《亚里士多德》以及世界的问题;欧洲,罗马路;世界的智慧[1999] Jean-Luc Nancy,世界的创造或全球化[2002];世界的意义 [2003] 菲利普·尼莫,什么是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