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率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会诱发骨质异常生长,这是由于肿瘤分泌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4 (BMP4) 会诱发成骨细胞增多。将药物与靶向转移性肿瘤病灶内肿瘤诱导骨区域的物质结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输送策略。为了制定这样的策略,我们将近红外 (NIR) 荧光探针 Cy5.5 染料与靶向骨的阿仑膦酸钠结合,以作为药物的替代物。红外光谱等表征证实了 Cy5.5-ALN 结合物的合成。游离 Cy5.5 的最大吸光度在 675 nm 处,结合后没有变化。阿仑膦酸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靶向骨成分羟基磷灰石,最高浓度为 2.5 μM,其中 Cy5.5-ALN 最多可与羟基磷灰石结合 85%,而单独的游离 Cy5.5 结合率为 6%。在体外细胞结合研究中,Cy5.5-ALN 特异性地与分化的 MC3T3-E1 细胞或 2H11 内皮细胞的矿化骨基质结合,这些细胞通过内皮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转变被诱导成为成骨细胞,这是前列腺癌诱导骨形成的潜在机制。Cy5.5- ALN 和游离 Cy5.5 均不与未分化的 MC3T3-E1 或 2H11 细胞结合。在非肿瘤小鼠中进行的骨靶向效率研究表明,注射 Cy5.5-ALN 后,脊柱、下颌、膝盖和爪子会随时间推移而积累,定量分析显示,在长达 28 天内,股骨中的积累高于肌肉中的积累,而游离 Cy5.5 染料在循环中没有优先积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当注射的 Cy5.5-ALN 浓度在 0.313 至 1.25 nmol/27 g 小鼠之间时,与荧光呈线性关系,在体内和体外对小鼠股骨进行量化。裸鼠体外骨靶向效率评估显示,骨形成 C4-2b-BMP4 肿瘤比非骨形成 C4-2b 肿瘤高 3 倍(p 值 < 0.001)。肿瘤的荧光显微镜成像显示,Cy5.5-ALN 与肿瘤诱导骨周围的骨基质共定位,但不与活肿瘤细胞共定位。总之,这些结果表明,药物-ALN 结合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向前列腺癌转移灶中的肿瘤诱导骨区域靶向输送药物。
标题:使用定向和可扩展深度阵列感测局部场电位:DISC 电极阵列 作者:Amada M. Abrego 1 †、Wasif Khan 1 †、Christopher E. Wright 1,2、M. Rabiul Islam 1、Mohammad H. Ghajar 1、Xiaokang Bai 1、Nitin Tandon 1、John P. Seymour 1,3 * 附属机构:1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神经外科系,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 77030 2 莱斯大学生物工程系,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 77030 3 莱斯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 77030 † 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John Seymour ( john.p.seymour@uth.tmc.edu ) 摘要 各种电生理学工具可供神经外科医生用于诊断、功能治疗和神经修复。然而,目前没有任何工具可以满足这三个关键需求:(i)以微创方式访问所有皮质区域;(ii)同时以微观、中观和宏观分辨率进行记录;(iii)访问构成分布式认知网络的空间上相距较远的多个大脑区域。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记录局部场电位 (LFP) 的新型设备,该设备具有立体脑电图电极的形式,但结合了径向定位的微电极,并使用导线体屏蔽 LFP 源,从而实现方向灵敏度和可扩展性,称为 DISC 阵列。正如我们的电准静态模型所预测的那样,DISC 在胡须刺激期间从大鼠桶状皮质记录中显示出显着改善的信噪比、方向灵敏度和解码精度。至关重要的是,DISC 在宏观尺度上表现出与传统电极相当的保真度,并且独特地揭示了有关电流源密度的立体信息。 LFP 的方向敏感性可能显著改善脑机接口和许多诊断程序,包括癫痫病灶检测和深部脑定位。1. 简介当记录神经活动时,需要什么样的空间分辨率来阐明疾病的病因或诊断?什么样的时间尺度最有助于理解给定回路的神经生物学?尺度问题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我们对更多数据的热情与安全性和记录技术的缺点等实际问题相平衡。非侵入性场电位(脑电图 (EEG) 和脑磁图 (MEG))用于测量大脑内的电活动,但其空间精度有限,并且需要数百万个神经元的活动。当需要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时,使用硬膜下表面电极(称为皮层电图 (ECoG) 的场电位)和/或深部电极代替 EEG/MEG1 。最近,对患有难治性癫痫和可能局灶性癫痫的患者进行记录以定位致癫痫区已变得很普遍。这些程序曾经基于表面阵列(即 ECoG),但目前已基本被立体脑电图 (sEEG) 2 所取代。sEEG 是深度阵列的一种特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