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我们考虑由小型、自主设备组成的网络,这些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相互通信。在为此类网络设计算法时,最小化能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电池寿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有限资源。在发送和侦听消息都会消耗能量的模型中,我们考虑在任意未知拓扑的无线电网络中寻找节点最大匹配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随机算法,该算法以高概率产生最大匹配。每个节点的最大能量成本为 O (log n )(log \xe2\x88\x86) ,时间复杂度为 O (\xe2\x88\x86log n )。这里 n 是节点数量的任意上限,\xe2\x88\x86是最大度数的任意上限; n 和 \xe2\x88\x86 是我们算法的参数,我们假设它们对所有处理器都是先验已知的。我们注意到,存在一些图族,对于这些图族,我们对能量成本和时间复杂度的界限同时达到多项对数因子的最优,因此任何显著的\xef\xac\x81 改进都需要对网络拓扑做出额外的假设。我们还考虑了相关问题,即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一个邻居,以便在最终节点发生故障时备份其数据。在这里,一个关键目标是最小化最大负载,定义为分配给单个节点的节点数。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分散式低能耗算法,该算法确定一个邻居分配,其最大负载最多比最优值大一个多项对数 (n) 因子。'
摘要:增强现实 (AR) 和混合现实 (MR) 设备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提供了身临其境的 AR/MR 体验,允许用户与放置在现实世界中的虚拟元素进行交互。然而,要让 AR/MR 设备充分发挥其潜力,必须更进一步,让它们与周围的物理元素协作,包括属于物联网 (IoT) 的对象。不幸的是,AR/MR 和 IoT 设备通常使用异构技术,这使它们的相互通信变得复杂。此外,互通机制的实现需要具有必要技术经验的专业开发人员的参与。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使用一个框架,该框架可以轻松集成 AR/MR 和 IoT 设备,使它们能够动态和实时通信。所提出的 AR/MR-IoT 框架利用了标准和开源协议和工具,如 MQTT、HTTPS 或 Node-RED。在详细介绍了框架的内部工作原理之后,通过一个实际用例说明了它的潜力:可以通过 Microsoft HoloLens AR/MR 眼镜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智能电源插座。对这种实际用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证明了所提出的框架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够在不到 100 毫秒的时间内响应交互和数据更新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