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心灵哲学:老鼠、人类和机器”从更哲学、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探讨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主题,同时也采用了更全面的方法。讨论的一个方面是,我们如何将不同程度的责任、自由、惩罚归因于未来具有增强能力的人工智能——甚至拥有良知。一个主要障碍是如何正确评估这样的人工智能:它的能力、能力和可能性,以便我们获得正确的结果,从而进一步使我们能够决定和应用正确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讨论了纳格尔的作品“成为蝙蝠是什么感觉” [4]。纳格尔的观点是,如果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不可能正确评价另一个实体。在本文中,我想探讨一下,至少在与该主题相关的大多数社会实际需求的范围内,是否有必要真正能够“从内部体验”以决定并赋予这种人工智能一定程度的自由、责任等。
科学教育 1987-89/1990-94 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1989/90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CSD) 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1994 – 1998 在哥廷根大学 (1994/1995) 和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1996-1998) 攻读物理学博士,1998 年 9 月在导师 R. Blatt 教授的指导下毕业,研究主题为“用于量子计算的离子弦” 职业经历 1990 – 1994 在哥廷根大学担任研究和教学助理 1995 – 1998 在因斯布鲁克大学担任“Vertragsassistent” 1998 – 2000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Caltech) 博士后研究员 2000 – 2006因斯布鲁克大学“Universitätsassociated”(助理教授) 2006 年 6 月 因斯布鲁克大学“实验物理学”任教资格,主题为“从原子到分子量子气体” 2006 年 10 月 1 日 因斯布鲁克大学副教授(大学教授) 自 2011 年 10 月 1 日起 因斯布鲁克大学正教授 自 2017 年 3 月 1 日起 因斯布鲁克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