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 / 引导 / 起飞 / 区域或航线进入 / 着陆时间放行 / 飞行计划 通信计划 燃料:Joker / Bingo - Wx / NOTAMS / TFRs / BASH - 引导 / 滑行 / 起飞 / 会合 / 航路 - 恢复(过境 / 模式 / 目的地机场图审查) - 分段进近程序 - 分段程序 - 意外事件 / 紧急情况 - 天气 - 飞机 - 中止 - 空中 / 受损飞机 - NORDO - SAR / 现场指挥官 - 失去视线 - 失去通信和视线 - 弹射 - 不安全
RQ-11B 大渡鸦小型无人机 (SUAS) 是步兵连指挥官的有机空中情报收集平台。大渡鸦的射程约为 10 公里,并具有红外和日间传感器功能,这为其增添了价值。即使具备这些功能,许多指挥官仍然对大渡鸦不感兴趣,因为它的尺寸、用户界面、可靠性以及对两人机组人员的要求,与最新的商用现货 (COTS) 技术相比,所有这些要求都有些笨重。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在整个全球反恐战争期间,步兵营和连队都经常拥有专用的有人或无人情报、监视和侦察 (ISR) 平台,从 AH-64 空中武器小组 (AWT) 到 MQ-1 或 MQ-9 捕食者/收割者,甚至是多层组合。
关键词 路径规划,粒子群优化,广义 PSO,光学避障,无人机,无人机编队。摘要 本文研究了多旋翼无人机(UAV)在编队形状中协作检查周围表面的路径规划技术问题。我们首先将问题描述为在复杂空间中规划编队质心路径的联合目标成本。然后提出了一种路径规划算法,称为广义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在避开障碍物并确保飞行任务要求的同时构建最佳的可飞行路径。然后结合路径开发方案为每架无人机生成相关路径以保持其在编队配置中的位置。进行了仿真、比较和实验以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使用 GEPSO 的路径规划算法是可行的。缩写
摘要 — 空间天气大气可重构多尺度实验 (SWARM-EX) 是一种分布式大气物理学仪器,由三个在低地球轨道运行的 3U 立方体卫星组成。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宇航局立方体卫星发射计划的支持下,SWARM-EX 旨在实现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和工程目标。该任务的科学目标集中在通过使用每个航天器上的通量探测实验和平面朗缪尔探针传感器对赤道热层异常和赤道电离层异常进行现场测量来解决悬而未决的大气物理学问题。工程目标集中在通过一系列演示和实验来推进立方体卫星集群的最新技术。本文介绍了三项创新,这些创新将使 SWARM-EX 能够克服其重大挑战。首先,将科学目标形式化为一系列主要科学问题和次要测量演示,然后将其转化为必须进行现场测量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然后使用这些尺度来定义航天器必须达到的相对轨道几何形状。其次,引入一种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取和维持所需的相对轨道配置。所提出的系统只需要地面控制员的最少输入,在航天器间近距离分离时提供被动安全性,并且能够通过利用新颖的混合推进/差动阻力控制方法以最少的推进剂消耗有效地实现大型集群重构。第三,提出了一种操作概念,使任务目标能够以时间和推进剂的高效性实现,同时对在轨异常提供显著的容忍度。详细讨论了操作概念,包括 (1) 每个阶段要解决的具体任务目标、(2) 每个阶段以及阶段过渡期间要使用的控制方法,以及 (3) 按阶段划分的 ∆ v 预算及其获取方式的说明。介绍了控制方法的交易,以及管理集群操作时面临的一些具体挑战,因为集群之间的航天器间隔从数百米到数千公里不等。
2003 年 3 月的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查尔斯·布兰森上校在布雷德利后卫战车上执行地面支援任务时获得了银星勋章。当时担任上尉兼炮台指挥官的布兰森接到了第 3 步兵师第 1 旅指挥官的战术任务命令。他的任务是利用他的两个布雷德利后卫战车排保卫一座桥梁,同时还被分配了 3-69 装甲部队的一个坦克排。11 根据布兰森的银星勋章表彰,“防空炮台指挥官率领布雷德利和坦克连队发动攻击是史无前例的。” 12 布兰森在保卫桥梁和为 3-69 装甲特遣队取得成功方面采取了大胆而积极的行动。我们需要训练我们的防空领导人和士兵,以便能够执行任何任务。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分散 Voronoi 的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MPC) 技术,用于在有界区域内部署和重构由无人机 (UAV) 组成的多智能体系统。在每个时刻,该区域被划分为与每个 UAV 智能体相关联的不重叠的时变 Voronoi 单元。编队部署目标是根据每个 Voronoi 单元的切比雪夫中心将智能体驱动到静态配置中。所提出的基于 MPC 的编队重构算法不仅允许故障/不合作的智能体离开编队,还允许恢复/健康的智能体加入当前编队,同时避免碰撞。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分散 Voronoi 的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MPC) 技术,用于在有界区域内部署和重构由无人机 (UAV) 组成的多智能体系统。在每个时刻,该区域被划分为与每个 UAV 智能体相关联的不重叠的时变 Voronoi 单元。编队部署目标是根据每个 Voronoi 单元的 Chebyshev 中心将智能体驱动到静态配置中。所提出的基于 MPC 的编队重构算法不仅允许有故障/不合作的智能体离开编队,还允许恢复/健康的智能体加入当前编队,同时避免碰撞。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紧急情况 IIMC(情况 1、2、3) 失去目视接触 丢失通信 迷失方向 飞机坠毁 中止 复飞(情景 1、2、3) 行政和后勤:
安全并非偶然发生。只有当个人和领导者接受过适当的培训,在计划和执行任务时纪律严明,并且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符合规定的或可接受的标准时,安全才会发生。作为我们职业的管理者,我们对国家和战友们负有责任。最近的事故表明,编队飞行技能正在萎缩,而这种技能很容易消失,尤其是在夜间,或者在执行新的和不熟悉的任务时。在条件发生变化时,遵守标准尤为重要,有时机组人员甚至没有察觉到。这些变化通常代表着任务计划方式的偏离,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但残余风险的积累超过了安全裕度,并表现为事故。我们维持这些安全裕度的方式是遵守标准或修改任务以增加我们的容错余地。
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分校 (UNSW Canberra) 于 2017 年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 (RAAF) 的资助下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立方体卫星研究、开发和教育计划。该计划包括 M1(任务 1)、M2 探路者,最后是编队飞行任务 M2。M2 是最后一次任务,包括两颗 6U 立方体卫星,采用差动气动阻力控制进行编队飞行。M2 卫星于 2021 年 3 月在 RocketLab 的“它们上升得如此之快”发射中以连体 12U 形式发射。2021 年 9 月 10 日,航天器在近圆形 550 公里、45 度倾角轨道上在小弹簧力的作用下分成两个 6U 立方体卫星(M2-A 和 M2-B)。编队通过改变航天器的姿态来控制,由于位于航天器天顶面的大型双展开太阳能电池阵的横截面积变化,导致气动阻力发生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