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a) 描述功能化聚酐合成的示意图。靶向配体 CPTP 首先被乙酰化,然后在标准聚合物合成条件下与共聚物(“P”)发生反应。(b) 通过快速纳米沉淀法合成 NP,形成具有 COOH(即非功能化)或 CPTP(即功能化)端基部分的 NP。Mito-Met 结构示意图,被 NP 封装以进行功效研究,并针对可溶性剂量进行测试。Mito-Met C10(n = 9)用于研究。 (d) 功能化纯化聚合物的 1 H 核磁共振光谱显示 CPTP 苯基 CH 峰(δ 7.70 – 8.00,多重峰)以及聚合物 CPH 苯基 CH 峰(δ 8.02,双峰;δ 8.12,双峰);(e)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功能化纯化聚合物的衰减全反射光谱显示 CPTP α -CH 2 弯曲峰(1450 cm 1)。对照包括仅 CPTP(未显示)和仅非功能化聚合物(显示)
生物可吸收电子系统代表了一类新兴技术,因为它们能够在生物环境中溶解、化学降解、分解和/或以其他方式无害地物理消失,可作为临时植入物的基础,避免二次手术取出程序。聚酐基聚合物可用作此类系统的疏水封装层,作为瞬态电子学更广泛领域的一个子集,其中生物降解最终通过断链发生。涉及在不同 pH 值和/或温度下浸入磷酸盐缓冲盐水溶液的系统实验研究表明,溶解是通过表面侵蚀机制发生的,几乎没有膨胀。这种聚合物的机械性能非常适合用于柔软、灵活的设备,其中可以通过基于模具的光聚合技术进行集成。对聚合物性能对单体组成和渗透速率对涂层厚度的依赖性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潜在的影响。简单的演示说明了在完全浸入接近生理条件的水溶液中时,底层可生物降解电子系统能够维持运行数小时至一周的时间。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系统化学、物理和体内生物学研究表明,没有毒性或其他不良生物反应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