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进行性突变,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2-5)。ICC 是一种侵袭性癌症,通常发病较晚,因此诊断时已是晚期。事实上,大多数 ICC 患者都患有转移性疾病,治疗主要包括姑息化疗。即使在局部疾病患者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无法切除,因此被视为局部晚期。局部晚期 ICC 的治疗很重要,因为扩大手术指征和通过全身和肝脏治疗有效降期可以使一部分患者获得治愈性治疗。此外,有效的肝脏治疗对于长期局部区域控制也很重要,即使在没有手术切除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对于姑息和肿瘤学目的至关重要 (6)。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提供有关当代局部晚期 ICC 多学科治疗的最新文献摘要。我们根据叙述评论报告清单(网址为 https://cco.amegroups.com/article/view/10.21037/cco-22-115/rc)提交了以下文章。
尽管 FGFR 和 IDH1/2 变异代表了肝内胆管癌 (iCCA) 中一些最常见和研究最多的分子变化,但它们的预后作用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这篇评论中,我们对有关该主题的现有文献数据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强调了每项报告研究的优势和缺陷。尽管目前可用的研究总体质量较差,但可以推断出 FGFR2 重排和 FGFR2-3 变异的总体生存率总体趋势较好。另一方面,IDH1/2 突变的积极预后作用似乎更加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这些 iCCA 患者子集中进行更好的临床试验设计,以便就此问题得出明确的结论。
摘要 在本综述中,我们介绍了使用循环肿瘤 DNA (ctDNA) 对接受手术的肝内胆管癌 (iCCA) 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了解预后的当前证据和未来前景。液体活检或 ctDNA 可用于:(1) 确定肿瘤的分子谱,从而指导新辅助治疗中分子靶向治疗的选择,(2) 形成检测术后微小残留病或癌症复发的监测工具,以及 (3) 在高危人群中诊断和筛查早期 iCCA。根据 ctDNA 的使用目的,其潜力可以是知情的,也可以是非知情的。未来的研究将需要验证 ctDNA 提取技术,并对平台和 ctDNA 采集时间进行标准化。
胆管癌(CCA)是一种侵略性,尽管是罕见的胆管恶性肿瘤,这是由肝内或肝外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ccas根据原点的位置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肝内(ICCA)出现在二阶胆管上方;脊期(PCCA)位于二阶胆管或普通肝管以下;远端(DCCA)发生在囊性管插入以下的公共胆管中(1,2)。PCCA和DCCA通常分组在一起,并称为“肝外胆管癌”(ECCA)(3)。ICCA代表了胆管癌的类别,不仅在解剖学上是不同的,而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分子和临床特征。因此,至关重要的是,ICCA的诊断,可用治疗方式,手术选择和整体预后与ECCA分开。
摘要:肝内胆管癌 (ICC) 是一种恶性肿瘤,需要有效的全身治疗。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可以有效筛选潜在候选药物,作为 ICC 患者的新疗法。从基因表达综合 (GEO) 和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数据库下载了 ICC 和正常胆管上皮细胞的 RNA 表达谱。使用基因本体 (GO) 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 数据库完成差异表达基因 (DEG) 的功能注释和富集通路分析。通过 WGCN 分析 (WGCNA) 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WGCN)。分析了 DEG 和共表达基因模块中的关键基因以生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PPI) 网络。研究了筛选出的十大枢纽基因与IC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之间的关联。进行连接图(cMap)分析以利用枢纽基因识别ICC的潜在药物。从1287个GSE-DEG,8183个TCGA-DEG和1226个混合模块基因的重叠基因中共选出151个关键基因。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共发现10个感兴趣的枢纽基因(CTNNB1,SPP1,COL1A2,COL3A1,SMAD3,SRC,VCAN,PKLR,GART,MRPS5)。使用 cMap 筛选出对 ICC 具有潜在疗效的候选药物包括三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NVP-BHG712、替凡替尼)、两种大麻素受体激动剂(棕榈酰乙醇酰胺、花生四烯酸酰胺)、两种抗生素(莫西沙星、阿莫西林)、一种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左炔诺孕酮)、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MK-2206)和其他小分子。通过网络和 PPI 分析,我们能够识别出治疗 ICC 的潜在药物。新基因表达谱的识别和相关药物筛选可能会加速识别治疗 ICC 的潜在新药物疗法。
观看并指导程序。X 光机和悬挂在检查台上方的探测器会生成视频。超声波机器使用高频声波来创建身体图像。机器有一个计算机控制台、一个视频监视器和一个换能器。换能器是一种类似于麦克风的小型手持设备。当换能器压在皮肤上时,它会将高频声波的小脉冲引导到体内。声波从体内的组织反弹(回声)。换能器捕获反弹的波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以创建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超声波技术用于潜艇,蝙蝠产生并使用自己的超声波来导航和寻找猎物。一些检查可能在一次检查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换能器。• 支架:一种金属机械管,通常用 GORE-TEX 织物覆盖• 带球囊的导管:一种细长(直径约 1/8 英寸)的塑料管,顶部有一个可充气的球囊
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CC)的第二常见原发性肝癌,并具有令人沮丧的预后。改进的遗传分析为更好地理解ICC的不同体细胞基因组景观铺平了道路。使用下一代测序通过识别可能被证明是治疗靶标的独特突变,为更多个性化的医学铺平了道路。识别特定于ICC的生物标志物的能力将有助于建立诊断,监测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帮助识别新型疗法和个性化医学。在这里,我们讨论了IC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这些标记如何帮助诊断,监测治疗的反应以及可能识别ICC治疗的新干预措施。
目的: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强、预后差的癌症,目前除手术切除外没有最佳治疗方法,切除后复发将因多药耐药而导致患者死亡。研究发现,氧化还原信号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旨在从氧化还原库中筛选小分子化合物,寻找抗ICC的药物并探索其下游机制。材料与方法:利用ICC细胞系的肿瘤克隆和球体形成实验以及小鼠ICC类器官增殖实验从氧化还原库中筛选候选药物。采用Western印迹、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以及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抑制肿瘤克隆和肿瘤球形成,以及抑制癌症干细胞(CSC)相关基因的表达,我们发现Hinokitiol是候选药物。此外,Hinokitiol通过下调ERK和P38通路显著抑制ICC细胞增殖。此外,Hinokitiol和Palbociclib联合使用对人ICC细胞和小鼠ICC类器官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Hinokitiol可能具有开发为ICC临床治疗药物的潜力。
摘要:胆管癌 (CCA) 是一组起源于胆道系统的异质性恶性肿瘤,预后不良。直到最近,治疗方案还仅限于手术切除、肝脏治疗和化疗。通过生物标志物检测识别可操作的基因组变异彻底改变了这些患者的治疗模式。然而,在 CCA 患者中无缝采用精准医疗存在一些挑战,包括缺乏对生物标志物检测重要性的认识、组织采集障碍以及多学科团队 (MDT) 之间的无效协作。为了确定标准实践中的差距并确定最佳实践,加州大学 (UC) 戴维斯分校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多学科肝胆团队召开了会议;本综述总结了会议讨论的内容,包括用于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最佳组织采集方法、学术和社区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以及有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医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