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新加坡,2022 年 4 月 5 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回收的花粉纸,可重复打印和“取消打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NTU Singapore) 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以花粉为基础的“纸”,在打印后可以“擦除”并重复使用多次,而不会损坏纸张。 在 4 月 5 日《先进材料》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演示了如何使用激光打印机在非过敏性花粉纸上打印高分辨率彩色图像,然后使用碱性溶液“取消打印”——即在不损坏纸张的情况下完全去除碳粉(见下方编者注中的图片 1)。 他们证明这个过程可以重复至少八次。 这种创新的、可立即打印的花粉纸可以成为传统纸张的环保替代品,传统纸张经过多步骤工艺制成,对环境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由 Subra Suresh 和 Cho Nam-Joon 教授领导的 NTU 团队表示。它还可以帮助减少与传统纸张回收相关的碳排放和能源使用,这涉及再制浆、脱色(去除打印机墨粉)和重建。 这个全 NTU 研究团队的其他成员包括研究员 Ze Zhao 博士、研究生 Jingyu Deng 和 Hyunhyuk Tae 以及前研究生 Mohammed Shahrudin Ibrahim。 NTU 校长兼该论文的资深作者 Subra Suresh 教授说:“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展示了我们可以在由天然植物材料制成的纸张上打印高分辨率彩色图像,这种材料通过我们最近开发的一种工艺变得不致敏。 我们进一步证明了在不破坏纸张的情况下反复这样做的可行性,使这种材料成为传统木质纸张的可行环保替代品。 这是一种纸张回收的新方法——不仅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造纸,而且还通过
摘要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局限性白斑。它影响了 1-2% 的普通人群。自身免疫在白癜风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白癜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空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和关联性。对 30 名确诊为白癜风的患者(53.3% 为女性,46.7% 为男性)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这些患者在的黎波里中央医院 (TCH) 和 Tajoura 医院接受随访,并随机招募了匹配数量的对照受试者。收集所有血液样本以进行 FBS 测试、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 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 检测。根据最近的数据,参与这项研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 34.4±16.51 岁,而平均发病年龄为 20.13±14.19 岁。此外,数据显示,白癜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 FBS 存在显着差异(p 值 = <0.001)。此外,白癜风患者和非白癜风受试者的 T4 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p 值 = 0.042)。此外,白癜风表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p 值 = 0.911 卡方 = 0.186。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白癜风似乎影响两性,尤其是女性。还注意到全身性白癜风更为常见,并且白癜风模式与甲状腺状态之间没有相关性。引用这篇文章。 Elhwari A、Rajab N、Alhasoumi T、Alazabi F、Elahjal M。白癜风对利比亚患者空腹血糖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Alq J Med App Sci。2024;7(4):1304-1310。https://doi.org/10.54361/ajmas.247457引言白癜风是一种多因素、获得性、进行性脱色疾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局限性白斑,这是由于表皮中功能性黑素细胞持续不断丧失所致 [1]。此外,重叠的毛发和粘膜也可能受到影响 [2,3]。全世界有 0.5% 到 2% 的人患有白癜风;男女发病率相似,且不受种族影响 [4]。白癜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50% 的患者通常在 20 岁之前出现症状,25% 的患者在 14 岁之前出现症状 [5]。平均发病年龄在 20 至 30 岁之间,但也可能发生在年轻人和老年人身上。
文章历史:收到日期:2024 年 9 月 12 日/接受修订版日期:2024 年 11 月 16 日 © 2012 伊朗药用植物协会。保留所有权利 摘要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因此,许多酪氨酸酶抑制剂已经在化妆品和药物中进行了测试。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没食子酸和 α-蒎烯的抗酪氨酸酶潜力。初步分析是使用分子对接方法进行的。然后,使用蘑菇酪氨酸酶进行实验室实验,以儿茶酚为底物,曲酸为酶的标准抑制剂。使用 DPPH 自由基评估没食子酸和 α-蒎烯的抗氧化活性。对接得分显示没食子酸对酪氨酸酶具有强结合亲和力(ΔG = -6.33 Kcal/mol),与Met 280形成H键,与His 263形成π-π堆积。α-蒎烯只能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活性口袋结合,导致结合亲和力较低(ΔG = -3.89 Kcal/mol)。没食子酸表现出最高的抑制效果(IC 50 = 0.130 mg/mL),而α-蒎烯表现出较低的抑制能力(IC 50 = 0.392 mg/mL)。抑制类型为曲酸的竞争性抑制和没食子酸的非竞争性抑制。在DPPH自由基清除测试中,没食子酸和α-蒎烯的EC 50值分别为0.269 mg/mL和251.2 mg/mL。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结果几乎相同。尽管 α-蒎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剂作用不如没食子酸强,但增加其浓度或许可以增强其作用。没食子酸的抗氧化潜力明显高于 α-蒎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没食子酸更无害,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酪氨酸酶,α-蒎烯,没食子酸,黑色素 引言 酪氨酸酶 (EC 1.14.18.1) 属于 3 型含铜蛋白家族 [1]。保守活性位点中的两个铜离子 Cu-A 和 Cu-B 由 6 个组氨酸残基配位 [2]。酪氨酸酶也是节肢动物角质层形成和植物褐变的重要因素 [3]。它还参与伤口愈合、紫外线防护和酚类解毒 [4]。酪氨酸酶和氧化酶一样,是许多生物体黑色素生成的基本酶,对色素沉着至关重要。催化 L-酪氨酸转化为 L-多巴是黑色素形成酶促途径的限速步骤 [5]。1895 年,Bourquelot 和 Bertrand 首次从蘑菇中分离出酪氨酸酶。此后,酪氨酸酶已从多种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来源中分离和纯化。酪氨酸酶的结构包含三个结构域:N 端、中心和 C 端结构域 [6]。酪氨酸酶抑制剂种类繁多,其中大多数已用商业蘑菇酪氨酸酶进行测试,与哺乳动物酪氨酸酶相矛盾。然而,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蘑菇酪氨酸酶和人类酪氨酸酶的抑制剂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7]。几种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表明,抗坏血酸是人类酪氨酸酶和蘑菇酪氨酸酶的最佳抑制剂,并且以最低 IC 50 值来衡量 [8]。对苯二酚、曲酸和熊果苷是最著名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但它们具有严重的副作用,例如永久性脱色、红斑和接触性皮炎 [9]。此外,Chiari 等人对来自阿根廷中部的 91 种本土植物进行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10]。尽管已报道了许多合成酪氨酸酶抑制剂,但只有熊果苷和曲酸等少数几种在商业上得到使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细胞毒性高、穿透力不足、活性低和稳定性低等缺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