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国家空间活动法已于 2022 年 3 月 16 日由议会通过。该法案规定了颁发空间活动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并管理发射的空间物体的登记、运营商的义务、对空间物体造成的任何损害的责任以及对该法案实施的监督。无需改变任何立法。《电信法》第 25 条规定了无线电频谱政策的战略规划和协调,第 26 条规定,无线电频段分配计划应根据管理无线电频谱并适用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国际法制定。瑞典 2020 年 4 月,瑞典政府启动了一项正式调查,以审查有关太空活动的现行立法,并于 2021 年 11 月向政府提交了报告。瑞典政府进行正式调查的目的是实现符合国际法规和国家安全需求的长期可持续太空活动监管,同时为公司、大学和学院以及太空领域的当局创造可预见性和良好条件。该报告于 2022 年春季提交给相关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转介声明目前正在政府办公室内处理。荷兰 荷兰是五项联合国空间条约的缔约国。2006 年,荷兰修改了《空间活动法》(该法),该法于 2008 年 1 月生效。该法将“空间活动”定义为“在外层空间发射、飞行操作或制导空间物体”,适用于“在荷兰境内或从荷兰境内或在荷兰船舶或荷兰飞机上或从荷兰船舶或飞机上”进行的私人空间活动。该法不适用于荷兰公民在国外开展的活动,也不适用于政府负责开展的空间活动。2015 年 1 月 19 日的《非制导卫星法令》扩大了该法的范围,包括通过通信链路控制来自荷兰的外层空间非制导空间物体。负责实施该法案的无线电通信局委托对 LTS 指南进行分析,从而对每项指南给出指示,说明该指南是否已在该法案和次级法规中涵盖,如果没有,是否应实施以及如何实施。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于 2022 年底交付,并将为该法案的预期修订过程提供输入,该过程最早可能于 2023 年下半年开始。作为外空委成员国,荷兰完全遵守委员会的空间碎片减缓指南、IADC 空间碎片减缓指南、国际电联建议 ITU-R S.1003、欧洲空间碎片减缓行为准则和 ISO 标准。荷兰支持欧空局和欧盟的倡议。
量子非局域性是多体量子系统的一个典型现象,它没有任何经典对应物。纠缠是最具代表性的非局域量子关联之一,它不能仅通过局域操作和经典通信(LOCC)来实现 1、2。众所周知,量子纠缠的非局域性质可用作许多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资源 3。量子非局域现象也可以出现在多体量子态鉴别中,这是量子通信中有效信息传输的重要过程。一般来说,正交量子态可以肯定地加以区分,而非正交量子态则无法做到这种区分。沿着这个思路,需要状态鉴别策略来至少以某个非零概率 4 – 7 鉴别非正交量子态。然而,当可用的测量仅限于 LOCC 测量 8 时,多体量子系统的某些正交态无法肯定地加以区分。由于在没有可能的测量限制时正交态总是能够被确定地区分,LOCC 测量的这种有限的鉴别能力揭示了量子态鉴别中固有的非局部现象。量子态鉴别的非局部现象也可能出现在鉴别多体量子系统的非正交态时;众所周知,某些非正交态不能仅使用 LOCC 9 – 11 进行最佳鉴别。因此,多体量子态 12 – 19 的最佳局部鉴别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实现最佳局部鉴别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很难对 LOCC 进行很好的数学表征。克服这一困难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研究最佳局部鉴别的最大成功概率的可能上限。为了更好地理解最佳局部鉴别,建立实现这种上限的良好条件也很重要。最近,在二体量子态的局部最小误差鉴别中建立了最大成功概率的上限。此外,还给出了该上界饱和的必要充分条件20。在这里,我们考虑任意维数的多部分量子态之间的无歧义鉴别(UD)21 – 24,并为最佳局部鉴别的最大成功概率提供上限。此外,我们提供了实现该上界的必要充分条件。我们还建立了该上界饱和的必要充分条件。最后,我们使用多维多部分量子系统中的示例来说明我们的结果。本文组织如下。在“结果”部分,我们首先回顾多体量子系统中可分离算子和可分离测量的定义和一些性质。我们进一步回顾了UD的定义并提供了一些最优UD的有用性质(命题1)。作为本文的主要结果,我们给出了利用一类作用于多体希尔伯特空间的Hermitian算子实现最优局部鉴别的最大成功概率的上界(定理1)。此外,我们给出了Hermitian算子实现该上界的必要充分条件(定理2和推论1)。我们还建立了该上界饱和的必要充分条件(推论2)。我们通过多维多体量子系统中的例子说明了我们的结果(例子1和2)。在“方法”部分,我们提供了定理1的详细证明。在“讨论”部分,我们总结了我们的结果并讨论了与我们的成果相关的可能的未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