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表现出极强的抗饥饿能力,这让它们能够在自然栖息地中忍受长时间的无食物状态。虽然自噬(一种涉及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质的过程)有助于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生存,但它如何导致蝾螈细胞极端的抗饥饿能力仍未被探索。我们的研究使用了蝾螈物种 Pleurodeles waltl,结果表明蝾螈初级成纤维细胞在长期细胞饥饿期间保持恒定的自噬激活。与正常哺乳动物成纤维细胞不同(在急性饥饿期间自噬体形成会增加,但在长时间后会回到基线水平),蝾螈细胞在自噬开始 4 天后仍保持较高的自噬体数量,超过在营养丰富条件下观察到的水平。与营养丰富和饥饿状态下的哺乳动物细胞相比,独特的 P. waltl mTOR 直系同源物均表现出降低的溶酶体定位。然而,蝾螈细胞在饥饿条件下表现出 mTOR 底物的去磷酸化,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这些观察结果表明,蝾螈可能已经进化出一种独特的系统来平衡看似相互冲突的因素:高再生能力和饥饿期间自噬介导的生存。
(未经同行评审认证)是作者/资助者。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重复使用。此预印本的版权所有者此版本于 2024 年 12 月 20 日发布。;https://doi.org/10.1101/2024.12.19.629459 doi:bioRxiv preprint
第一阶段栖息地调查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光滑蝾螈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HSI)。HSI 是一个数值指数,可用于表示水体支持光滑蝾螈的能力。HSI 最初是为大冠蝾螈 (Oldham 等人,2000) 开发的,这种蝾螈在北爱尔兰并不存在。然而,国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记录计划 (ARC,2013) 认为它也可以用于提供与其他两栖动物物种(包括光滑蝾螈)相关的信息。HSI 是一个介于 0 和 1 之间的数值指数,接近 0 的值表示栖息地不适宜,而接近 1 的值表示栖息地最佳。使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HSI) (ARGUK,2010) 对拟议开发项目 80 米工作区内确定的水体进行了评估,以评估它们是否适合为光滑蝾螈提供陆地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