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330-3651 (印刷版), ISSN 1848-6339 (在线版) https://doi.org/10.17559/TV-20201129072212 原创科学论文 巷道非直壁段锚喷支护力学模型及参数优化 程云海,李峰辉*,李刚伟 摘要:巷道锚喷支护一般采用梁模型计算,但巷道弯曲侧锚喷支护力学状态与直侧有明显不同。为了合理确定巷道弯曲侧锚喷支护参数,对喷层受力进行分析。将锚喷支护结构简化为固结梁与圆柱耦合的力学模型。为探明圆形巷道(或圆弧段)锚喷支护的力学机理,合理确定锚喷支护参数,对喷混凝土层进行应力分析。将锚喷支护结构简化为固结梁与圆柱体耦合的力学模型,结合摩尔-库仑强度理论,建立了喷混凝土层厚度、喷混凝土强度、锚杆间距、锚杆长度对围岩自承能力影响的力学模型,确定了锚喷支护参数与围岩自承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喷混凝土强度与围岩自承能力呈线性关系,喷混凝土厚度与围岩自承能力呈二次函数关系,锚杆间距、锚杆长度与围岩自承能力呈三次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对巷道曲线边坡锚喷支护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锚喷支护;筒体;力学模型1引言锚喷支护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1-6]。锚喷支护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围岩的支护作用,对控制围岩的变形、位移、裂隙发展等起着重要作用[7-10]。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锚喷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李等[11-12]。[11]确定了喷层破坏时中性层的位置,探究了不同支护方式下锚喷支护参数与围岩自承能力的关系,建立了巷道围岩自承能力与锚杆间距、喷层厚度、喷层强度之间的力学模型。温等[12]建立了由系统锚杆支撑的外拱、喷层支撑内拱和钢框架组成的组合拱力学模型。王等[4]在对巷道围岩和喷层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喷层厚度、喷层强度、锚杆间距对围岩自承能力影响的力学模型。方等[5]研究了喷层厚度、喷层强度、锚杆间距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影响。 [13] 设计了高预应力强锚喷支护方案,并利用振弦喷浆应力仪对方案实施后喷浆层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吕建军等 [14] 提出了厚软岩巷道全断面锚固的二维半模型,建立了围岩及锚固系统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应力释放、锚杆与围岩耦合的分布规律。荆建军等 [15] 研究了预应力锚杆的力学性能
1. 弹簧设计师手册,Harold Carlson 2. 计算机辅助图形和设计,Daniel L. Ryan 3. 润滑基础,J. George Wills 4. 民用建筑太阳能工程,William A. Himmelman 5. 应用工程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G. Boothroyd 和 C. Poli 6. 离心泵诊所,Igor J. Karassik 7.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动力学,Daniel L. Ryan 8. 塑料产品设计手册,A 部分:材料和组件; B 部分:过程和过程设计,由 Edward Miller 编辑 9. 涡轮机械:基本理论与应用,Earl Logan, Jr. 10. 壳体和板材的振动,Werner Soedel 11. 平面和波纹膜片设计手册,Mario Di Giovanni 12. 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力分析,Alexander Blake 13. 螺栓连接设计和行为简介,John H. Bickford 14. 最佳工程设计:原理与应用,James N. Siddall 15. 弹簧制造手册,Harold Carlson 16. 工业噪声控制:基础与应用,由 Lewis H. Bell 编辑 17. 齿轮及其振动:理解齿轮噪声的基本方法,J. Derek Smith 18. 动力传输和物料搬运用链条:设计和应用手册,美国链条协会 19. 腐蚀与腐蚀保护手册,由 Philip A. Schweitzer 编辑 20. 齿轮传动系统:设计和应用,Peter Lynwander 21. 控制工厂内机载控制
到目前为止,您单位的 M1076 PLS 拖车应该不再有 10 螺栓轮辋。如果已应用 MWO 9-2330-385-20-1(螺栓连接车轮安装说明),则情况确实如此。MWO 描述了 12 螺栓轮辋(Titan 车轮),但 14 螺栓轮辋(Accuride 车轮)也可以正常工作。任一轮辋都配有 NSN 2530-01-500-4991,可以混合安装在同一个拖车和车轴上。
(1) 机械制图简介。基本零部件的常规表示法极限、配合与公差:极限、配合、公差简介。标注极限尺寸的方法。几何公差。基准线和公差构成。机械加工等级。配合类型、配合选择及其在图纸中的使用。螺钉紧固件:螺纹术语、螺纹形式、螺纹系列、螺纹轮廓、多头螺纹、右旋和左旋螺纹、螺栓连接、螺柱连接、基础螺栓。螺母锁紧装置。螺纹的极限与配合。焊接接头:焊接接头的类型、图纸上焊缝的表示。铆钉接头:铆钉接头的简介、分类和术语。铆钉的填缝和铆接模块 2 键、开口和销接头:键、开口和销接头的类型。
平面图和九个已占用楼层。建筑信息在下页。为了本论文的目的,扩建结构被视为独立结构。结构重新设计研究了将结构框架系统更改为重型木材,使用胶合木梁和柱,以交叉层压木材 (CLT) 楼板作为主要结构部件。原始平面图被更改,以将结构深度减少到可接受的极限,并减少木结构中更常见的开间尺寸。为了保留开放式平面图的原始建筑意图以及通过北面和南面幕墙不受限制的视野,设计了一个抗侧力的木框架系统,使用螺栓连接和 A36 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