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即将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人们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来发电。然而,虽然化石燃料发电厂可以根据需求发电,但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却是间歇性的或周期性变化的。这就需要在公用事业/电网层面开发足够的能源储存。本研究使用 ERCOT 电网每小时能源需求的实际数据,检查电力供需平衡,并确定替代燃煤电厂和所有化石燃料发电厂所需的能源储存容量。计算表明,如果天然气、中等负荷发电厂继续可用,所有燃煤机组都可以用风电场替代,而无需能源储存。当所有化石燃料机组都被替代时,需要大量的能源储存容量,大约 4530 万立方米。计算还表明,核能和额外太阳能装置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对能源存储的要求,并减少了存储-恢复过程中的能量耗散。
本研究采用2013—2017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数据,对中国三大区域水电发电总体效率得分进行评估。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EBM(Epsilon-based Measure)模型,以装机容量数据、劳动力数据和设备利用小时数为投入指标,以发电量和CO 2 减排量为产出指标。通过比较装机容量和CO 2 减排量两个指标的效率值,分析各省市水电装机发电量效率与碳减排效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投入产出指标水平、水电总体效率得分、装机容量—碳减排效率对比等方面,西部地区最好,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自然水资源和地理优势对水电效率有较大的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对水电效率的影响较小,中国应因地制宜推进水电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区域层面,2019 年非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继续遵循长期趋势,亚洲、中东和非洲实现净增长,但欧洲和北美实现净退役,其他地区变化不大。不过,可再生能源仍占 2019 年几乎所有地区总产能扩张的至少 70%。两个例外是非洲和中东,可再生能源分别仅占净新增产能的 52% 和 26%。 最新数据与之前估计的比较 从统计角度来看,这里使用的大多数可再生能源产能时间序列与一年前相比都有明显调整(向上)。这是因为许多国家修改了其数据。例如,去年这个时候,IRENA 发现 2018 年可再生能源产能已达到 2 351 GW,增加了 +171 GW。 2019 年 6 月,上述数字分别修订为 2356 吉瓦和 +175 吉瓦(比最初预测的多 4-5 吉瓦)。现在,根据大多数国家最终的官方核实数据,2018 年的数字为 2361 吉瓦和 +179 吉瓦(比一年前报告的多 8-10 吉瓦)。虽然此类修订对总容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年度变化的影响却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