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肥胖、荒唐的浪费和骇人听闻的环境恶化都是我们支离破碎的食品体系的副产品。这个体系是由极少数人建立并代表他们建立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他们带来利润。富裕国家的农业游说团体臃肿不堪,他们沉迷于施舍,使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不利,迫使富裕国家的消费者支付更多的税款和食物费用。自私自利的精英们以牺牲贫困的农村人口为代价来积累资源。强大的投资者把商品市场当成赌场来玩,对他们来说,食物只是另一种金融资产,就像股票和股份或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一样。大型农业综合企业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充当全球寡头,管理价值链,统治市场,不对任何人负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本报告列举了确凿的证据,表明少数垄断企业已经在美国食品和农业体系中获得了危险的权力。目前,大约有三十多家企业决定了几乎所有生产农业投入品、加工农作物和向美国公众分发食品的行业的发展路线和贸易条件。在其中一些行业中,一家企业独自对主要产品行使垄断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价格,并掌握着竞争对手的生存权。在其他行业中,紧密的寡头垄断企业通过合谋安排共享主导地位并限制竞争。在整个农业供应链中,企业寡头集团已经将决定谁可以耕种以及如何耕种、在这个国家生产和销售什么食物以及我们所有人要为此支付多少钱的权力据为己有。
本文为 Salter-Swan 政策框架提供了微观基础,该框架是一种图形工具,旨在确定具有内部和外部经济目标的政策制定者的汇率和财政立场。环境是一个无限范围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生产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以世界价格和世界利率为给定,并由优化的家庭和企业组成。经济受贸易条件、利率和贴现因子冲击的影响。政府的内部目标是失业率,外部目标是经常账户。名义工资下行刚性和金融摩擦是实施有意义的政策干预的理由。© 2021 由 Elsevier BV 出版 这是一篇根据 CC BY-NC-ND 许可协议开放获取的文章(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几十年来,朝鲜经济一直是个统计黑洞,但目前正在经历重大转型。战后的快速工业化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之后未能持续,此后 30 年,韩国经济远远超过朝鲜,在此期间,随着苏联支持结束以及与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得不那么友好,趋势增长下降并转为负增长。据报道,今天,朝鲜的 GDP 低于 1990 年,尽管人口更多,人均国民总收入可能只下降到韩国的一小部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仍然从事农业,但国内粮食生产不足以避免普遍的长期营养不良。与此同时,自 21 世纪初以来,市场活动的规模和广度明显扩大,这是向混合系统过渡的一部分,该系统将国家、党和军队的控制与分散的主动性相结合,而军事集结遭到了国际制裁的加强。
为了充分理解利比里亚对《1990 年代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执行情况评估的背景和内容,必须考虑该国的特殊国情。利比里亚是一个西非小国,人口 250 万。该国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经历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主要以铁矿石和天然橡胶为主导的出口繁荣。在 1971 年达到 5.5% 的峰值后,1970 年代的增长开始下降到 1960 年代的水平以下。1975 年,经济增长率为 3.7%。整个 1980 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主要是负增长,到 1985 年接近 4.5%。1980 年代的复苏措施只能将这十年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 0.7%。 20 世纪 80 年代利比里亚经济持续下滑,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和经济管理不善,外债拖欠不断增加,导致利比里亚与国际债权国和捐助国的关系破裂。
为了充分理解利比里亚对 1990 年代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执行情况评估的背景和内容,必须考虑该国的特殊国情。利比里亚是一个西非小国,人口为 250 万。该国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经历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主要以铁矿石和天然橡胶为主导的出口繁荣。在 1971 年达到 5.5% 的峰值后,1970 年代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到 1960 年代的水平以下。1975 年,经济增长率为 3.7%。整个 1980 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主要是负增长,到 1985 年接近 4.5%。1980 年代的复苏措施只能将这十年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 0.7%。 20 世纪 80 年代利比里亚经济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和经济管理不善。该国的外债拖欠也不断增加,导致其与国际债权人和捐助者的关系破裂。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述的都是政策失败的故事。马杜罗接手的经济在财政上过度扩张,几乎没有积蓄查韦斯享受的石油繁荣。因此,它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像 2014 年底开始的大规模负面贸易条件冲击。但当冲击来袭时,马杜罗却做了与需要相反的事情。马杜罗没有贬值汇率来激励进口替代和出口生产,而是让实际汇率大幅升值,同时依靠国家主导的配给来分配日益稀缺的外汇。他没有调整公共部门向公众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如汽油)的价格,而是将不断增加的预算赤字货币化,导致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他没有改善石油行业外国合作伙伴的条件来为 PDVSA 不再有钱支付的投资提供资金,而是对该行业保持严格控制,迫使合资伙伴以高估的官方汇率将美元卖到当地市场,实际上对他们的运营征收了巨额额外税。
全球化在过去二十五年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点。首先,与美国和欧洲相比,日本企业倾向于通过使用来自国外的低成本投入来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日本贸易部门竞争力的下降是由于来自国外的竞争加剧,这可以看作是日本贸易条件恶化和日元实际有效汇率长期贬值的一个因素。第三,就业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而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第四,在过去二十五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化对日本的通胀产生了持续的下行压力。第五,面对价格上涨幅度下降(部分原因是来自海外的竞争加剧),日本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工资降幅来确保利润。鉴于有关去全球化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影响的争论日益激烈,我们有必要通过仔细研究上述五个特征将如何变化(或是否不会变化)来加深对这些因素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的理解。
我们预计,2023 年列支敦士登的经济将有所改善,实际 GDP 增长率预计为 0.2%,而去年则收缩了 2.8%,然后在 2024-2026 年稳定在 1.5%。今年的增长放缓主要反映了俄乌战争的间接后果、外需减弱、通胀压力、货币政策紧缩以及对近期全球银行业动荡的担忧。乌克兰战争的影响将通过能源供应担忧和列支敦士登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收紧表现出来;截至 2021 年底,德国占商品出口的 35.3%,而美国和奥地利分别占 10.3% 和 9.4%。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直接贸易联系总体上仍然相对有限,约占 2021 年商品出口的 2%。列支敦士登已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例如,将该国的能源多样化,转向光伏等可持续能源。此外,列支敦士登建立了天然气储备,可满足该国冬季两到三个月的能源需求;这一储备应持续到 2025 年。尽管自 2022 年夏季以来,直接的能源问题有所缓解,但列支敦士登的能源供应仍将高度依赖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能源。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 DSGE 模型研究零下限 (ZLB) 下的最佳简单货币政策规则。模型经济是开放的,高度依赖于贸易条件 (TOT)。经济动态是 TOT 冲击和外部利率冲击的结果。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我们表明 ZLB 的存在会降低正外部冲击的影响。这意味着实际利率增长更快,消费和生产增长更少。货币当局将关键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性降至最低。规则的最佳参数结果是,监管机构实际上降低了处于 ZLB 的概率。在 ZLB 下,监管机构对通胀变化的反应较弱,利率更具持久性。在俄罗斯的案例中,我们得到了在当前货币政策下达到 ZLB 的低概率估计值和 6% 的长期利率值。当前货币政策的缺口反应参数和利率持久性参数在最佳货币政策规则的值范围内。当前的 CPI 反应参数远低于最佳值。这意味着在最优状态下达到零利率下限的概率比在现行货币政策下更高。我们还发现,在现行货币政策下,达到有效下限(ELB,由替代家庭的储蓄能力定义)的可能性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