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巡检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需要感知周围 环境、定位自身位置、识别目标对象等,这些功能的实 现都依赖于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与外部环境交互的 “ 感 知器官 ” 。传感器是陆地巡检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获取相关信息,帮助机器人感进行 自主导航、避障、监测、抓取等工作。曹现刚等 [ 13 ] 设计 一种固定柔性轨道式悬挂巡检机器人平台,以解决煤矿 井下特种巡检机器人在三维环境重建和非结构环境运动 轨迹规划等关键技术,利用轨道,降低轨道铺设,为煤 矿环境巡检提供新的特种巡检平台。张书亮等 [ 14 ] 研究了 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定位问题,提出融合轮式里程计、惯 性测量单元 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超宽带 UWB(ultra wide band) 和激光雷达定位数据的方法,依次 对不同传感器的定位数据进行融合,提高室内移动机器 人的定位精度。梁莉娟等 [ 15 ] 建立场景环境坐标系,利用 传感器探测出障碍物信息,对探测到的障碍物进行定位, 制定激光近场探测传感器的动态避障行为。李琳等 [ 16 ] 提 出基于条纹式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焊缝跟踪系统,采用 机器人末端安装条纹激光传感器,通过小波变换模极大 值理论分析焊缝轮廓,确定焊缝特征点。王正家等 [ 17 ] 提 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机器人夹取系统,融合机器人内 置传感器所测量的位置、速度和角度等信息,利用外置 传感器完成对目标物的自动识别与定位。 2.1.1 传感器的使用场景及应用分类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平台导航的和积推理算法,称为多模态 iSAM(增量平滑和映射)。常见的仅高斯似然性具有限制性,需要复杂的前端流程来处理非高斯测量。相反,我们的方法允许前端推迟使用非高斯测量模型的歧义。我们保留了前身 iSAM2 最大乘积算法 [Kaess et al., IJRR 2012] 的非循环贝叶斯树(和增量更新策略)。该方法在贝叶斯(连接)树上传播连续信念,这是非参数因子图的有效符号重构,并渐近近似底层 Chapman-Kolmogorov 方程。我们的方法以最小的近似误差跟踪所有变量边际后验中的主导模式,同时抑制几乎所有低似然模式(以非永久方式)。遵循现有的惯性导航,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连续时间的、可追溯校准的惯性里程计残差函数,使用预积分将纯惯性传感器测量无缝地整合到因子图中。我们以因子图为中心(使用饥饿图数据库),将导航元素分离成一个流程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实际示例,例如如何推断模糊环路闭合的多模态边际后验信念估计;原始波束形成声学测量;或传统参数似然等。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平台导航的和积推理算法,称为多模态 iSAM(增量平滑和映射)。常见的仅高斯似然具有限制性,需要复杂的前端流程来处理非高斯测量。相反,我们的方法允许前端推迟使用非高斯测量模型的歧义。我们保留了前身 iSAM2 最大乘积算法 [Kaess et al., IJRR 2012] 的非循环贝叶斯树(和增量更新策略)。该方法在贝叶斯(连接)树上传播连续信念,这是非参数因子图的有效符号重构,并渐近地近似底层 Chapman-Kolmogorov 方程。我们的方法以最小的近似误差跟踪所有变量边际后验中的主导模式,同时抑制几乎所有低似然模式(以非永久方式)。与现有的惯性导航保持一致,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连续时间的、可追溯校准的惯性里程计残差函数,使用预积分将纯惯性传感器测量无缝地合并到因子图中。我们围绕因子图(使用饥饿图数据库)集中将导航元素分离成一个流程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实际示例,例如如何推断模糊环路闭合的多模态边际后验信念估计;原始波束形成声学测量;或常规参数似然等。
目的随着3D建模技术和可视化设备的进步,基于增强现实(AR)的导航(AR导航)正在积极开发。作者开发了他们新开发的由内而外跟踪AR导航系统的试验模型。方法基于视觉惯性里程计(VIO)算法开发了由内而外的AR导航技术。创建快速响应(QR)标记并将其用于图像特征检测算法。由内而外的AR导航通过可视化设备识别、标记识别、AR实现和在运行环境中注册的步骤进行。创建了用于AR渲染的虚拟3D患者模型和用于验证注册精度的3D打印患者模型。由内而外跟踪用于注册。通过使用直观、可视化和定量的方法来通过匹配误差识别坐标来验证注册精度。开发了微调和不透明度调整功能。结果开发了基于ARKit的由内而外的AR导航。 AR模型的基准标记与3D打印患者模型的基准标记在所有位置均正确重叠,没有错误。AR导航的肿瘤和解剖结构与3D打印患者模型颅内放置的肿瘤和结构精确重叠。使用坐标量化配准精度,x轴和y轴的平均移动误差分别为0.52±0.35和0.05±0.16毫米。x轴和y轴的梯度分别为0.35°和1.02°。视频证明了微调和不透明度调整功能的应用。结论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内向外跟踪的新型AR导航系统,并验证了其配准精度。该技术系统可应用于针对特定患者的神经外科手术的新型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