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目的 ] 为解决无人艇的船载导航雷达对养殖区 、 浮筒 、 小型漂浮物等海洋漂浮障碍物感知效果不 佳的问题 , 提出一种基于导航雷达回波视频数据构建与更新的占据栅格地图的环境感知方法。 [ 方法 ] 首 先 , 采用多级集合的形式描述雷达点迹与回波点间的包含关系 , 为栅格地图构建奠定基础 , 期间 , 基于群相邻 关系对近邻点迹进行凝聚 , 抑制目标分裂导致的航迹偏差 ; 然后 , 利用所提的基于自然对数函数的占据栅格 地图概率更新算法 , 通过合理利用历史数据区分海杂波与微小海洋漂浮障碍物 ; 最后 , 建立基于点迹属性的 栅格地图概率扩散模型 , 以较好地保证典型动态目标占据栅格更新的实时性。 [ 结果 ] 实船试验结果表明 , 所提方法可准确获取养殖区 、 浮筒等成片海洋漂浮障碍物的轮廓信息 , 抑制目标分裂现象 ; 与经典方法相比 , 所提方法对干舷 0.5 m 的小型漂浮物首次发现距离提升了 78.34 m , 定位精度提升了 1.42 m 。 [ 结论 ] 所提方 法能够实现对多种海洋漂浮障碍物 、 海面运动目标的准确感知 , 确保无人艇航行安全。
简介:超高能(UHE;≳ 10 16 eV)天体物理中微子具有巨大的发现潜力。它们将探测超高能宇宙射线的加速器,超高能宇宙射线的探测能量最高可达 ∼ 10 20 eV。与在宇宙微波背景上向下散射并在磁场中偏转的宇宙射线不同,探测到的中微子将指向其来源。超高能中微子-核子相互作用探测对撞机能量尺度以上的质心能量,从而可以进行灵敏的新物理测试。为了充分利用超高能中微子的科学潜力,我们最终需要一个具有足够曝光度的天文台,即使在悲观的通量情景下也能收集高统计数据。当超高能中微子在物质中相互作用时,它们会产生相对论性粒子级联,以及由于相对论性粒子能量损失而产生的非相对论性电子和原子核尾迹。冰中的时间积分级联轮廓是一个长度约 10 米、半径约 0.1 米的椭圆体。几乎所有的主要相互作用能量都用于介质的电离。来自单个级联电子和正电子的非相干光学切伦科夫辐射可以在 TeV–PeV 探测器(如 IceCube [1])和类似实验 [2–4] 中探测到。然而,由于中微子谱急剧下降,拟议的后继者 IceCube-Gen2 [5] 的光学探测率太小,不足以成为合适的超高能天文台。已经提出并实施了几种更有效的技术来探测来自超高能中微子的级联。首先,级联中净电荷不对称产生的相干射频辐射(阿斯卡里安效应 [6])已在实验室中观测到 [7],并且是过去 [8]、现在 [9–11] 和拟议 [12, 13] 实验的焦点。由于冰中无线电的透明性 [16–20],无线电方法(详见参考文献 [14, 15])可以比光学探测器更稀疏地测量大体积 [16–20],从而使得大型探测器的建造更具成本效益。其次,τ 中微子与地球相互作用,可以产生 τ 轻子(携带大部分原始 ν τ 能量),该轻子离开地球并在空气中衰变,产生 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