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保证飞机的正常稳定飞行,飞机上采用了多种传感器及相应的仪表系统来监测/控制当前的飞行状态,而得到的数据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同时也给飞行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飞机座舱自动化辅助系统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自动化辅助系统启动后,可以通过飞行操作的不同阶段预测飞行员未来的操作行为,从而根据飞行员的操作习惯为其提供辅助。通过对飞行员操作行为和飞行过程任务要求的分析与建模,建立了MDP(Markov Decision Process)模型,并利用价值迭代算法寻找最优预测序列,最后通过飞行操作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操作性。为飞行员操作的安全性和座舱自适应自动化辅助系统的侵入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摘要 为保证飞机的正常稳定飞行,飞机上采用了多种传感器及相应的仪表系统来监测/控制当前的飞行状态,而得到的数据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同时也给飞行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飞机座舱自动化辅助系统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自动化辅助系统启动后,可以通过飞行操作的不同阶段预测飞行员未来的操作行为,从而根据飞行员的操作习惯为其提供辅助。通过对飞行员操作行为和飞行过程任务要求的分析与建模,建立了MDP(Markov Decision Process)模型,并利用价值迭代算法寻找最优预测序列,最后通过飞行操作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操作性。为飞行员操作的安全性和座舱自适应自动化辅助系统的侵入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摘要 为保证飞机正常、稳定飞行,飞机上采用了多种传感器及相应的仪表系统来监测/控制当前的飞行状态,其得到的数据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同时也给飞行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鉴于此,飞机座舱自动化辅助系统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自动化辅助系统启动后,通过飞行操作的不同阶段,可以预测飞行员未来的操作行为,从而根据飞行员的操作习惯为其提供辅助。通过对飞行员操作行为及飞行过程任务要求的分析与建模,建立了MDP(Markov Decision Process,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并采用价值迭代算法寻找最优预测序列,最后通过飞行操作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操作性。为飞行员操作的安全性和驾驶舱自适应自动化辅助系统的侵入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摘要 背景:飞机座舱是高度密集的人机交互系统,其设计直接影响飞行安全。目的:为优化复杂飞行任务中的显示界面设计,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动态概念框架和时间线任务分析方法,用于量化心理负荷预测模型中心理负荷的动态时间效应和任务类型影响因素。方法:整合基于注意力资源配置的多因素心理负荷预测模型,建立心理负荷动态预测模型。通过记录嵌入式子任务执行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主观评价和眼动追踪,开展人机工效学仿真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不同模拟界面和复杂任务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有效性,实现了对飞行员心理负荷状态的实时监控。结论:综上所述,可以应用预测模型和实验方法,通过优化显示界面和调整飞行任务,避免飞行员在整个飞行阶段的超负荷。
豁免(部分)第 8857 [787-8] 号和第 10962 [787-9] 号 §25.841(a)(2)(i)(ii) - 免除以下要求:在因发动机故障引起减压期间,飞机座舱压力高度不得超过 25,000 英尺超过 2 分钟,或不得超过 40,000 英尺持续任何时间。在 FL390 以上飞行时,如果发生非包容性旋翼爆裂事件,则座舱压力很可能会超标,因为下降到 FL250 需要 2 分钟以上,如果故障发生在该高度以上,则可能超过 40,000 英尺。根据机队服务经验,波音公司认为非包容性故障是罕见事件,FAA 的分析也支持这一观点。波音公司观察到,JAA 和 EASA 都没有实施类似的限制。坚固的结构和系统设计以及快速下降的能力是确保飞机乘客安全的关键,也是 787 设计的固有组成部分。其他威胁最小化理念包括飞行员的自动压力需求面罩、电力、乘客氧气、客舱压力控制和扰流板启动等关键系统的分离和冗余。波音公司还提交了减压暴露积分的分析,以表明乘客的严重程度指标低于机械系统协调工作组报告建议的临界值,FAA 已将其作为临时政策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