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舌下疫苗具有诱导粘膜免疫以预防呼吸道病毒(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 (SARS-CoV-2) 和流感)的益处,同时还可以实现无针自我给药。在之前的研究中,通过将重组 CoV-2 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抗原与双链 RNA Poly(I:C) 佐剂相结合,创建了一种舌下 SARS-CoV-2 疫苗。这种疫苗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食蟹猴身上进行了测试。本研究检查了含有血凝素 (HA) 抗原和 Poly(I:C) 佐剂的舌下流感疫苗引起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并评估了该疫苗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的安全性。含聚肌氨酸:胞苷酸佐剂的舌下疫苗可诱导粘膜和全身免疫。具体而言,舌下疫苗在唾液和鼻冲洗液中产生 HA 特异性分泌型 IgA 抗体,在血液中检测到 HA 特异性 IgA 和 IgG。根据血液检测结果和血浆 C 反应蛋白水平判断,这种疫苗似乎是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舌下疫苗接种既不会增加血液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FN-alpha、IFN-gamma 和 IL-17)的产生,也不会上调白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12A、IL12B、IFNA1、IFNB1、CD69 和颗粒酶 B)的基因表达。此外,DNA微阵列分析显示,舌下疫苗接种引起食蟹猴免疫相关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增强和抑制。因此,含Poly(I:C)佐剂的舌下疫苗是安全的,并且创造了增强和抑制免疫相关反应的平衡状态。
1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2 新西兰达尼丁奥塔哥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3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A*STAR 传染病实验室;4 日本长崎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原生动物学系;5 英国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疟疾生物化学实验室;6 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和热带病学院;7 美国佐治亚州雅典佐治亚大学热带和新兴全球疾病中心;8 英国欣克斯顿威康桑格研究所寄生虫和微生物项目; 9 11-INSERM U1184,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学,传染病模型和创新疗法系,弗朗索瓦雅各布生物学研究所,基础研究方向,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巴黎南部大学,丰特奈-奥-玫瑰,法国;1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新加坡;1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新加坡;12 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医学系传染病科疟疾治疗和抗菌素耐药性中心,纽约,纽约,美国;13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新加坡
1 日本札幌北海道大学全球合作研究与教育机构 (GI-CoRE) 全球人畜共患病控制站,2 澳大利亚墨尔本墨尔本大学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3 日本札幌北海道大学国际人畜共患病控制研究所,4 日本熊本 KM Biologics 有限公司,5 日本大津滋贺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发病机理与疾病调控科,6 澳大利亚墨尔本伯内特研究所免疫疗法组,7 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中央临床学院免疫学与病理学系,8 澳大利亚帕克维尔墨尔本大学病理学系,9 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中央临床学院阿尔弗雷德健康中心传染病系墨尔本性健康中心
摘要:研究了栖息在南极半岛周围海冰和水域的食蟹海豹(Lobodon carcinophagus)种群,以阐明种群年龄结构变化的性质。了解这种变化对于确定气候变化和南大洋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至关重要。之前对这种变化(年度群体强度波动)的研究将其称为周期性,并研究了其与其他南极海豹物种变化的关系。在本研究中,首先解决更基本的问题,即这种变化是真正的人口现象还是采样或分析的产物。然后检查证据以支持对周期性的解释。因为年龄估计误差会降低群体强度估计的变异性,并且食蟹海豹年龄容易受到估计误差的影响,所以需要评估这些误差的影响。食蟹海豹自然历史的特征被用来生成关于群体强度与海冰范围、地表气温、南方涛动和豹海豹 (Hydrurga leptonyx) 种群指数之间预期相关性的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