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曳船上和系泊观测表明,内部重力波越过帕劳北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海面以下 1000 米的高大超临界海底山脊。背风波或地形弗劳德数 Nh 0 / U 0(其中 N 为浮力频率,h 0 为山脊高度,U 0 为远场速度)介于 25 和 140 之间。波浪是由潮汐和低频流叠加产生的,因此具有两个不同的能量源,组合振幅高达 0.2 ms 2 1 。波浪的局部破碎导致湍流动能耗散率增强,在靠近地形的山脊背风处达到 10 26 W kg 2 1 以上。湍流观测显示大潮和小潮条件形成鲜明对比。大潮期间,潮汐流占主导地位,湍流在海脊两侧分布大致相等。小潮期间,平均流占主导地位,相对于平均流,湍流主要出现在海脊下游一侧。海脊对水流施加的阻力估计为 O (10 4 ) N m 2 1(每次穿越海脊时),以及相关的功率损失,为低频海洋环流和潮汐流提供了能量吸收。
主要关键词